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视察河南部分高校时指出,高校是育人的高地、聚集的高地、创新的高地、服务的高地,各级党委、政府要“多着眼高地、着力高地、建设高地、服务高地”,并强调通过“人才驱动、学科驱动、创新驱动和品牌驱动”来提高质量。省长郭庚茂要求,立足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注重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王艳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把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作为着眼点,把凸显高校办学特色作为立足点,把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作为突破点,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关键点,提出20条政策举措。
《意见》提出,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并定期组织专项检查。重点建设500门精品开放课程,打造100个教学团队,表彰100名教学名师。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等培养计划。新建100个省级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50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河南省政府要求,大力实施“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探索建立一批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的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以任务为牵引的人事聘用管理制度、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质量和贡献为依据的考评机制、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等协同创新机制。重点支持100项在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中力量建设5个左右高等学校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平台,资助200项自然科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河南实施“百人计划”,支持100名特聘教授,培养200名创新人才、建设100个科技创新团队。支持150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派500名优秀教师到海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研修。河南省还规定,获批国家“千人计划”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同时享受特聘教授岗位待遇。
在《意见》出台的同时,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实施河南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对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凝练学科方向、会聚人才队伍、构筑学科基地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河南省决定,河南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2012年开始实施,4年为一个周期,实行公开申请制、中期评估制和期末验收制。为保障计划实施,省财政安排协同创新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性奖励性经费支持。
《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9日第1版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