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热点新闻 >

高铁促进郑州3小时生活圈形成 建议打造品牌特色街

2012-09-28 12:51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郑州东站宽敞明亮的大厅。河南商报记者 邓万里/摄

  高铁开通将营造生活圈和经济圈“朝游北海暮苍梧”不再是神仙的专利

  味道迥异的羊肉烩面和南方海鲜都可以成为“一日生活圈”内容

  河南商报记者齐亚琼 实习生陈诗昂

  有了高铁,“朝游北海暮苍梧”不再是神仙的专利,千里之遥的少林寺和兵马俑,味道迥异的羊肉烩面和南方海鲜,都可以成为“一日生活圈”里的内容。今日,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开通,高铁这个“没有翅膀的飞机”让“烩面城”与“热干面城”的时空距离缩短到约两个小时。曾经有人戏言京广高铁开通后,广州人把武汉的鸭脖子买火了。如今,面对未来产生的巨大消费客流,郑州将凭什么撬动这块消费“蛋糕”?

  故事

  一个河南服装设计师的广州梦:在广州十三行拥有自己的“档口”

  在郑州市南三环附近一家服装公司从事女装设计工作的徐先生,上周刚从广州回来。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旅程,每次归来他都既兴奋又疲惫。

  兴奋的是,广州服装流行趋势带给他的设计灵感,让他一回到郑州就像吸饱墨水的钢笔,灵感汩汩外流。疲惫的是,不喜欢坐飞机的徐先生,每月往返广州两次都得坐火车,34个小时的长途旅程让他有些吃不消。

  徐先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每次去广州,他都必去一个叫“十三行”的地方,这是广州一条最时尚、最前沿的服装街,中国流行什么都从那里开始,可谓全国服装流行趋势的风暴中心。

  对于设计师和服装企业老板来说,灵感就是财富。在河南大多数服装企业老板眼里,那里就是中国的“纽约”和“米兰”。所以每当他们拿不准下一季要流行什么的时候,都要组团去十三行寻找灵感。

  徐先生说他一直有个梦想,能在广州十三行拥有自己的一个“档口”(商铺的业内说法),融入时尚风暴眼。可惜郑州与广州还是太远。

  改变

  “没有翅膀的飞机”让郑州“三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

  如今,像徐先生一样,很多河南服装老板、设计师仍在寻找自己服装灵感的路上,现在这条路走得更容易了,而且也更惬意了。

  这都源于高铁的开通。今天,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正式运营,据试运营情况显示,按照时速300公里,京广高铁郑州到武汉段,从郑州东站约两个小时就抵达武汉站。而目前火车从武汉开到郑州最快4个半小时,大部分在五六个小时。

  与此同时,武汉到石家庄的行车时间将由目前的6~9个小时缩短到3个多小时,武汉到北京也将从目前的10~15个小时缩短到4~5个小时。

  届时,以郑州为圆心,形成省内半小时、省内1小时、国内2小时、国内4小时的高铁交通圈。高铁也因此被誉为“没有翅膀的飞机”、“高铁飞行侠”等称号。

  今后,“早上在佛山喝早茶,中午到武汉吃武昌鱼,晚上回到郑州吃烩面”,这就是高铁时代佛山人可望可及的“高铁生活”。仅仅一天时间,就能观三个城市的美丽风光,品南北东西不同特色的风味美食,而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能的。徐先生开始规划自己的高铁生活了。

  借鉴

  曾经,武广高铁让武汉鸭脖子火爆

  跨过粤北山岭,穿过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便是九省通衢的江城武汉。武广“空中快线”的开通,武汉和佛山形成“三小时生活圈”。

  在业内人士看来,石武客运专线是一条与京广铁路并行、纵贯我国南北、线路里程最长、辐射范围最广、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能力快速客运通道,构筑了南国大地一条安全可靠、服务优良、客流旺盛、效益显著的“黄金通道”,深刻改变了沿线人们的出行方式,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商业、旅游、地产等各个领域。

  实际上,早在8月底,来自地产、金融、商业、食品、汽车等20多个行业的近300名企业家齐聚一堂,中原地区喜迎高铁营销时代,他们随时准备向这场高铁盛宴发力。

  在河南一营销人士看来,有了高铁,“朝游北海暮苍梧”不再是神仙的专利,千里之遥的少林寺和兵马俑,味道迥异的羊肉烩面和南方海鲜,都可以成为“一日生活圈”里的内容。

  对高铁经济有一定研究的省内一专家告诉记者,从微观上来讲,两年前,武广高铁开通后,大批广州人到武汉旅游,一下子把武汉的鸭脖买火了。

  昨天,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朱攀峰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高铁时代到来,对于河南来讲,其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石武高铁犹如插在中原经济区的一双翅膀,在如今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这双翅膀一方面向西打通了河南与西部的资源连接,另一方面向南打通了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对接。

  讨论

  郑州能不能给出一个吃喝玩的“理由”

  在朱攀峰看来,高铁时代的到来带给河南的经济刺激将主要表现在旅游、商贸流通和社会消费三个领域。

  今年8月底,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金定海受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邀请到郑州讲课时,讲过一个亲身经历。

  金定海说,武广高铁开通后,有一次他去武汉大学,未到校门口就看到队伍排很长。一问才知道,这些游客都是从广州到武汉看樱花的。而在高铁开通之前,这一时节的广州游客并不多。

  今日,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开通,高铁这个“没有翅膀的飞机”让“烩面城”与“热干面城”的时空距离缩短到约两个小时。面对未来产生的巨大消费客流,郑州凭什么撬动这块消费“蛋糕”?

  在河南夕阳红旅行社总经理吴云看来,在今年旅游市场不是很景气的状态下,石武高铁郑州至武汉段的正式运营,短期内将为河南旅游市场带来10%的客流增长。

  “目前我们正在调整部分线路,搭上高铁的快车。”吴云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虽然长期看好高铁带来的地接客流,但吴云比较担心的是,郑州能不能涌现出更多的卖点来吸引游客。

  “我们会带南方游客去吃烩面,他们会去尝尝,但不会喜欢上。”吴云说,之前从广州到河南的游客,普遍比较喜欢少林寺的禅宗大典和大宋东京梦华等实景表演,但在传统小吃上很难吸引南方游客。

  建议

  打造一批特色街形成一些特产龙头品牌

  京广高铁开通运营,必将使珠三角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变成同一个“大社区”,它所带来的跨区域“同城效应”改变了沿线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省内知名营销专家陈奇文看来,河南要想抓住高铁带来的巨大商机,必须给广州人、武汉人一个来河南的理由。人家为什么要来?什么能吸引他们?来河南后能留下什么难忘的体验?而这些卖点都要靠有关部门去打造,去引导。

  在这个问题上,杭州凭其河坊街吸引客流,成都把其锦里当卖点,云南把丽江当招牌……郑州的卖点在哪里?

  陈奇文分析说,石武高铁郑州至武汉段恰好连接了两个“面食王国”,前者有赫赫有名的郑州烩面,后者有风靡大江南北的武汉热干面。前者有传统的道口烧鸡,后者有渗透大街小巷的武汉鸭脖。

  大体上看,河南的传统小吃并不缺乏品牌做大做强的基因,然而,与热干面相比,郑州烩面缺乏像热干面那样广泛的消费基础,道口烧鸡与武汉鸭脖在产业化、连锁化、品牌化运作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对此,陈奇文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作出比较清晰的规划,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小吃街,同时出台一些扶持传统名吃的管理办法,引导地方名片做大做强。

  同时,对于传统小吃产业和河南特色产业来说,应该抓住发展机遇,整合资源,打造辨识度高的强势品牌,代表河南的特色,借助高铁产业链,打开全国市场。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