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永东 文
9月14日,在金水路未来路交叉口,川流不息的人群车辆展示出郑州这个城市现代化的一面。在这个路口的东南角,一个名为曼哈顿广场的商业区已经成为城市的地标性街区之一。在这个现代化的商业区不远处,“毛主席视察燕庄”的纪念亭静静地矗立着。许多老郑州人经过此地,看到的是现代化的繁荣,感受到的是城市历史的沧桑变迁。
连日来,记者除了走访陈寨、庙李、孙八寨等还未改造的城中村外,也逐一探访了燕庄、小李庄、关虎屯、西史赵、芦邢庄等已经改造完毕的城中村故地,新旧的反差、今昔的对比,促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在城市面向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城中村通过改造变身城市社区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村庄变身现代社区
燕庄村改造是2004年启动的。当时郑东新区建设大幕刚刚拉开,金水路至东明路段以后再往东成为一条很窄的路。郑州主城区与郑东新区之间急需一条宽阔出口。农业路、桐柏路、航海路形成的二环路也急需打通未来路而构成环形。在此情境下,位于金水路与未来路交叉口的燕庄村被推上了城中村改造的历史舞台。
2006年4月,燕庄村实施拆迁,拆掉老旧建筑物近60万平方米。金水路随之拓宽,未来路得以打通。除此之外,开发商利用旧村拆迁腾出的土地,建设了一个总体量129.5万平方米的曼哈顿广场项目,使该地区整体形象面貌和商业价值得到了跨越式提升。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二七区小李庄村。这个城中村在改造以前,“楼挨楼”,卫生脏乱差。改造后,小李庄街区的景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现代化商业中心,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也得到大踏步提升。
在原小李庄村1组村民李钢现在的家,升龙世纪花园二区一所150平方米房子里,暖气、燃气、自来水一应俱全。主人讲述了自己没有改造前的住所: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黑屋,窗户与对面墙壁之间的距离只有30厘米,不得已,他只好用白灰把对面墙壁刷成白色。
如今,在李钢居住的楼栋不远处,老旧村庄变成了现代化的商业广场,超市、影院等各类设施都很齐全,给小区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舒适便利。广场的喷泉边,每天早晚都有锻炼身体的人群,村民们在歌舞声中迎来每一个充满激情的早晨。
昔日农民变身市民
在过去,城中村的居民其实也很无奈。类似李钢这样的村民,即便自己想住得干净一点、明亮一点,在村庄那个大集体里,在楼房挨楼房的环境里,很难做到。通过城中村改造,不仅改变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更深层次的改变还在于生活习性,它促使旧式村民的生活习惯向现代市民的生活习惯转换。
在金水区西史赵村,村支书赵松岭说,城中村改造促进了村民素质的提高。现在村民的安置小区进出有人管理,卫生有人打扫。环境好了,各家各户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往常光着膀子、穿着拖鞋就跑到街上的现象少了;随地吐痰,小孩随地大小便的情景不见了。村内原先的荒地上被开发商改造成一座十余亩大的公园,起名叫爱丽丝,村民们茶余饭后也可以去溜达溜达。
花园路上如今的郑州国贸中心商圈所在地,就是原先小巷幽深路灯昏暗的西关虎屯。现在的西关虎屯村村民已经彻底变成了城市居民。他们在天热时可以在附近逛一下商场,品尝一下美食街的小吃,看一场电影,享受着中央空调带来的舒适。在管城区芦邢庄村,居民安置小区旁边建设了现代化的小学。村集体还正谋划着成立一家股份公司,让有能力的村民参与经营管理集体资产。
在二七区小李庄村安置区,记者还看到一张“小李庄社区LOGO村徽征集方案”,上面写着“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打造小李庄社区新形象,现面向全体居民公开征集小李庄社区形象标识”。由此可见,村民们已经在都市居民的道路上走出了很远。
新环境带来新收益
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的生活出路问题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在此次采访中,记者留意询问了几个村的村民在改造前后的收益变化。
在小李庄村,补偿的房子面积没有以前多了,但收益却没有减少。村民刘保民说,过去一个标间最多租200元,现在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能租到一千二三。过去租房子的人干啥的都有,脏乱差,不安全,现在这些问题也不存在了。实事求是地讲,他个人的租房收益比过去有增无减。
在西史赵村,由于地理位置较偏,改造前,村民的房子不好租,许多人靠打零工、零星种菜过日子。改造后,周边的路网通了,人气发展起来,现在村民们多余的房子全都租出去了。
在改造后的芦邢庄村,新成立了一个社区叫新航社区。党支部书记白长福介绍说,他们村集体通过改造拥有了一座4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大楼;根据改造协议,还将由开发商出资为集体建造一座37000平方米的写字楼;加上村集体已经拥有的10200平方米的地面商铺,改造给全体村民带来了87200平方米的集体商业经营面积,将来年租金不少于1000万元。按芦邢庄村原有人口900多人算,村民们改造后年人均至少额外获得1万元的固定收益,加上空余的安置房房租收入,村民们的生活只会比过去更好。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