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里说读书,郑州二中邀北大学子分享读书心得,朱彦臻进行分享中
北大学子付浩天进行分享
学生与分享者进行交流
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分享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其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今年的这一天,郑州二中特邀北京大学的学生朱彦臻、付浩天为高一学生开展了一场内容充实又富有学习意义的读书分享活动。
朱彦臻、付浩天均是从河南考入北京大学的。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都表现十分优异,展现出了河南学子优秀的素养和能力。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多少决定了一个人精神发育的程度。一本好书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不仅能吸取前人的思想精华,更能结合后来者的精神智慧,生发出属于个人的思考结晶。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之士,无不是手不释书、与书为友的人。北大学生朱彦臻在分享会上指出,自己的北大之路与日常的读书积累密不可分。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阅读量的增加,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在写作上能有更多的灵感,一些好词好句的灵活运用,能使自己的作文更有美感和文采。除此之外,阅读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可以让人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以放松,养精蓄锐,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新一轮的学习中去。
关于读书,北大学生付浩天更多的是从读书方法这一角度进行分享交流。 “学习方法×努力程度”是付浩天提出的“学习公式”。对于读书而言,读书方法则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有选择,二要多思考,三要勤动笔,四要善利用。所谓“有选择”,即对所读书籍要进行筛选,要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读那些历经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因为这些书籍能撼动人心,激发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的过程必须伴有个人的独立思考,要在阅读中与作者碰撞出思想上的火花。对于文中特别能激发人感悟的语句,更是要多动笔墨多记录,精细琢磨,做到有读、有疑、有思、有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听完了付浩天的分享,高一12班的车玉鸣这样说:“在前进的道路上,即使你一路狂奔,一直坚持,但如果你跑错了方向,那么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大打折扣。所以,在努力之前,先找对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为自己而学习,那么,成功就会离你不远了。”
本次读书分享会达到了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学习读书方法、了解读书意义的目的,通过此次分享交流,学生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为郑州二中打造和谐美好的书香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让书香浸润校园,让诗意浸润心灵,二中学子将进一步踏入书的海洋,饱览更多书籍。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