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中数学基地的三位教师上观摩课
三位教研员进班听课
剖析教学设计,进行专项指导
47中教务处副主任魏晓丽发言
三位教研员与在座的数学老师进行交流
47中校长郭勤学参加数学基地听评课研讨活动
11月19日上午,郑州市教研室冯瑞先、孙道光、马建民三位专家来到47中数学课程基地指导教学工作。为了使老师们尽快在课堂上把教评学一致性体现出来,数学基地先行把教师的教学设计发给三位专家进行剖析指导,经过商讨和再修改,现场听评课时冯瑞先高兴地说:“这次听课和之前不一样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评学一致性已经有了雏形。”
上午第二节课,在47中校长郭勤学和教务处两位主任的陪同下,三位专家分别走进八年级的三个教室听课,然后在一楼会议室和数学教研组全体老师一起进行研讨。冯瑞先老师认为数学课程基地教师经过几番听评课,专业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他说:“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评价与目标完全吻合,一个学习目标可以有多个评价体现,教学设计的叙写更加科学和完整。”
在评课研讨会上,冯瑞先把“学习目标如何叙写”给大家进行了专门指导,他指出:“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是学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初中学段数学学科教学的总体目标及学段目标,能够真正起到引导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学习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等四项要素,且有一套规范的叙写方式。行为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目标叙写上不能空洞,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
随后,三位专家与在座的数学老师进行了的交流,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第八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一等奖”获得者、47中教务处副主任魏晓丽说:“学习目标和教学评价归根结底都是在学生身上体现,课堂上关注学生感知情况、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应该是老师们上课的核心。没有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投入,整个“教”就失去意义。”
为了提高教学研究工作的实效性,提升研究品质,解决实际问题,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以与学校共建学科课程研究基地的方式,深化学科教研工作,加强学科建设。首批确定郑州市课程研究基地32个,郑州市47中被定为唯一的一个初中数学课程基地。一个多月以来,教研室教研员先后四次来到基地指导工作,在浓厚的教研氛围里教师们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47中校长郭勤学每次都参加了数学基地听评课研讨活动,他表示学校将以基地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学校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