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欣赏数学“兴发教学”手抄报作品
十九中高二理科实验班开展“兴发教学”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郑州市十九中理科实验班高二(1)和高二(2)班学生,在数学老师苏祥永的“兴发教学”课堂模式下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自学内容是“研究探讨特殊数列——斐波那契数列”。近日,在学校大学堂一楼大厅里,展出了这两个班级学习的成果。
自新课改始,传统的教学理念就受到了冲击,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大的变化,而“兴发教学”就是一种在新课改中孕育并勃发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所谓“兴发教学”就是教师讲课深入浅出,兴起引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为发生教学的核心方法而引发学生的“有兴趣的自学”并导之以相关的辅导策略,引发学生“有主题和有主见的自学”。
苏老师根据“兴发教学”的有关理论和要求,让学生从三个大的方面研究:
在情感方面。“兴发教学”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它一定是情感教学,兴起和引发学生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意向,“情趣”、“情感”、“意愿”、“意志”都包含在课堂理念中。学生通过自己平时积累的以及查阅资料得知,在我们生活周围都存在斐波那契数列,比如松果、凤梨、金凤花、飞燕草、一些树叶的排列,某些花朵的花瓣数,蜂巢,蜻蜓翅膀,黄金矩形,黄金分割,等角螺线,十二平均律等等,大自然中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事物排布竟然这么有规律,难道这不值得去研究探讨吗?
在思维方面。“兴发教学”的过程阶段就是思维教学,即兴起和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个人观念和大胆假设,使“思”优先于或高于“学”,与之相应的学习是“以假设-求证为中心的学习”。(1)班和(2)班学生在学习完数列章节的条件下,已经具备了求数列通项公式的能力,通过特殊事物观察,学生找到了该数列的递推关系式,后一项总等于前两项之和,学生开始思考如何求一般的通项了,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们采用了数十种方法探究其通项,有构造转化的,有用特征根法的,有采用取极限的,还有先假设再求证的……在思考方面,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当然也有走入误区的,苏老师提倡学生犯错误,有时候错误就是一把金钥匙,能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
在体验方面。“兴发教学”必须有反馈,在体验阶段,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亲身体验、整体感知,使“行”优先于或高于“知”。与之相应学生要做的是“以操作-体验为中心的学习”。学生要自问学了“斐波那契”数列有何用?它在数列中的地位怎样?为什么它的通项公式中都是带无理数的表达式,而每一项却都是整数?为什么数学中那么多领域都与这个数列有关?本堂课学生不是因为只学知识而学知识,在充满兴趣的过程中,自主的带有浓厚感情的学习才是现在课堂提倡和应该做到的。
苏老师这堂课给课堂教学又注入了新的血液,“兴发教学”对教师的启示是,若教学不能“兴发”,学生尚未被唤醒、被激励、被引领、被召唤、被兴奋,学生在学习上肯定是被动的,教师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缺乏足够的“兴发”的魅力和技艺。
郑州十九中鼓励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探索,将课改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