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上街区教育局教研员、中心路小学王小翠老师对课程纲要的编写与教师们进行交流
教研会由禹丽娜副校长主持
与会教师们认真听认真记
8月19日下午,荥阳市第六小学全体教师在学校会议室组织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教研交流会,教研会上先邀请郑州市上街区教育局教研员、中心路小学王小翠老师进行《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的讲座,讲座后又与教师们进行了交流互动。教研会由禹丽娜副校长主持。
《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专业活动方案。“课程纲要”是以提纲的形式一致性地呈现一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它有利于教师形成学科观或课程意识,思考从“一节课”走向“一门课程”;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某门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某门课程的全貌或相关政策;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纲要的审议与质量管理。
教研会上,王小翠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迷思”、《纲要》编写格式、《纲要》在教学中的“背景、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育子心得和参与编写《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的过程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通过什么方式?”“学习什么?”“理解或会做什么?”“提高或体会什么?”谈了自己的观点和进一步阐述。
与会教师们时而记笔记、时而点头,或鼓掌、或共鸣或疑惑。最后,禹丽娜对教研会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教师们的编写课程纲要和备课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天王老师的讲解有真凭实感,我们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共鸣和启迪,希望老师们静下心来,按照学校的要求,抱着研究的态度真真切切的将课程纲要“啃透”,不是为了编写课程纲要而去编写,而要备好学情,从课堂、学生和家长的角度考虑出发,在教研组内充分交流,整合课程整合资源,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形成自己的课程纲要。
据悉,荥阳市第六小学在2014年上半年就为每位教师配发了《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这本书,老师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课程纲要的编写,根据课标,结合教材和学情等要素,先设计评价任务,再来设计教学活动。这样的设计,首先关注的是目标,而不是教材内容;更关注内容、方法与目标的一致性,而不是方法的新奇与否;更关注学生有无明白,而不是教师到底要告诉学生多少内容;更关注基于目标的学生表现的提升,而不是练习的多寡,更大程度的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