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巩义市教体局邀请郑州市教科所张五敏所长,就“如何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做专题报告。在巩义二中学术报告厅,来自该市16个镇教研中心、137所中小学校的教科研专干、业务校长及骨干教师聆听了专家报告,巩义市教体局副局长吴元道、局师训科、教科研培训中心组织并参加了报告会。
郑州市教科所张五敏所长从六方面精准阐释了如何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一是秉承课题研究的三个理念,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二是掌握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课题研究的过程为,工作和思考→选题→立项论证→课题立项→开题报告(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调整计划→总结归纳(包括资料整理)→研究报告初稿→研究报告;三是掌握课题研究报告的一般规范,规范的研究报告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概况、研究过程、研究成效、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参考文献、附录几部分;四是掌握课题论证报告的一般规范,课题论证报告一般使用科研管理部门印发格式统一的表格,主要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的提出、课题的内涵、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研究的可行性条件、研究方法、研究步骤过程、成果的呈现形式;五是课题研究的五个层次,直觉观察水平、探索原因水平、解决问题水平、迁移推广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六是课题研究的九个选题思路。
此次专题报告,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帮助教师解决了许多课题研究中累积的困惑和问题,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受到了听会教师的一致好评。课间休息时,几位骨干教师告诉学科教研员,“今天的讲座内容,正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迫切需要的,教科研培训中心又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是真心为大家提供服务的。”
报告结束后,巩义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结合我市道德课堂课题“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提出要转变课题思路,开展道德课堂子课题研究。建议广大教师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努力实现“三结合”、“四转化”,“三结合”即:课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题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课题与学校考评相结合;“四转化”即,从领导整体要求向教师个人自觉转化,从备好一节课向上好一节课转化,从无形成果向有形成果转化,从问题研究向行动研究转化。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