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龙腾五班家庭公约
同学们积极参与班规的制定
2013届六班教室墙壁上贴的励志格言
班规是班级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依据。很多学校的班规从构想开始,就把学生推向了教师的对立面,用禁令式的权威、精神的恐吓等语言来制定班规。3月18日的教研会上,47中教学校长蔡明生指出这种现象其实质是“对学生能力与自觉性的怀疑和否定。班规应体现学子形象,目的是倡导什么,要让学生接触正面的、向上的东西。”
禁令性的语言常表现为粗暴的命令,其实质是对学生能力与自觉性的怀疑和否定。如“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做小动作。”“不抄袭、不缺交,作业认真不潦草……”言下之意,学生将会迟到,将会缺交作业。这类“十不准”的禁令式语言不仅从能力与自觉性等方面怀疑学生,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压抑感。
“教室是学习的天堂,自觉遵守课堂、课间纪律,下课小声说话,轻轻走路,让同学因为你的存在而愉悦。”“保持所有的个人物品和集体物品始终在应有的位置上,证明你是一个有秩序的人。”……这是47中九年级5班贴在教室墙壁上的“家庭公约”,班主任尹洁菊提起自己班的“班规”高兴地说:“在新学期制定‘2013届龙腾五班家庭公约’时,学生们积极参与公约的制定,着重讨论了价值趋向的问题——重在约束还是重在激励?最后制定出23条公约,大都以激励的话语呈现在班规里。”
47中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核心理念,注重班规制定采用正面引导性语言,以学子“良好形象”给出示范,有效消解了禁令式的压抑性权威。班规制订采用正面引导性语言,以“良好形象”给出示范,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显示了班规的亲和力与魅力。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