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专家正在听苗苗老师的常态课
交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苗老师自己先谈上课感受
其它老师也谈自己的心得和困惑
许主任对苗老师的课进行点评
《中国教师报》的王主任对52中的校本课程的开设作了精辟的点评
近日下午,全国课改专家一行来到52中,对该校生命课堂进行指导。
两位专家——来自《中国教师报》的王战伟主任和安阳市殷都区教体局培训中心的许庆堂主任来到学校,在稍作休息后,便来到九(7)班,听了苗苗老师的常态语文课,下课后,大家回到会议室,开始了精彩的互动分享交流。首先,苗老师谈了自己对刚才上的这节课的看法,并毫不避讳地点出自己的不足,说出自己的困惑,寻求专家的解惑、指点;然后,和专家们一同听课的付娜老师、阎德山老师和刘丽老师也从自己平时上语文课的实际情况谈起,谈困惑、谈感受,英语学科的李丹丹老师也谈了自己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关于“导学案”的困惑。大家坦诚交流,都希望专家可以指点迷津。
许主任先是称赞了苗老师的课:“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做题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既应对了考试,又提高学生的素质”,然后在“展示、评价”环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展示可以是多样的,评价也不应只是老师评学生听、应该是让学生也参与进来”,他推而广之,倡导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资源、有声的词典,让学生从幕后站到前台来,自己退居幕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只有在出现学生们动用集体的智慧也无法解释的问题,老师才适当地给予点拨,然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自觉思考。然后,针对付老师、阎老师、刘老师和李老师所遇到的困惑,专家们耐心而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案。
王主任则感慨于市教研室领导的正确指引和老师自己的全身心努力,针对老师们提到的自己关于校本课程的困惑和迷惘,王主任谈了自己的想法:首先,他提出:既然是根据本校学情来开设课程,就需要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求知的兴趣;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开设课程是很好,但是决不能“单方面、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们就得报名”,一定要事先调查、了解学生们是否也喜欢这样的课程,否则,课程就会或者因为报名学生少而开不起来,或者因为学生没有兴趣,变成了他们最反感的“额外而又枯燥无味的知识负担”;其次,老师们不仅要以学生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也应该在课程开展之后,老师们应该在满足学生不同的求知欲的同时,充分利用校本课程与“常规课程或者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常规课程的成绩,增强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王主任强调,因为校本课程是学生们兴趣课程,就应该让学生们自己充分动手动脑,让“学习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向自己的梦想靠近,才有机会把自己培养成自己希望成为的人材。
在这次交流活动,52中的老师听到了一些平时可能听不到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和意见来自于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深刻的专家,这些专家在这次活动中不仅提供了我们预感会得到的答案,让老师们面对一些以前长时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豁然开朗;也提供了我们没有预料到的真知灼见,这些真知让我们的视野更清晰,这些灼见让我们的自省更有效。在向前迈出步伐的时候,52中的老师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了来自教育系统各层各级的领导和专家的关注、肯定和支持,这些正能量会让52中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创立校本特色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快、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