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季正聚研究员于11月8日下午在西南财大柳林校区通博楼D座507室举行了主题为“当代世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互动中的重要热点问题研究”的“光华讲坛”讲座。讲座由俞国斌教授主持,整个会议室座无虚席。
季正聚研究员分别就政治体制改革、三个三十年的评价、中国的国家安全、风险社会的到来、和谐社会的关键、苏联解体20年与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教训及其启示、国际政治的热点问题等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中国的改革是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整体性的社会变迁,政治体制改革的阻力主要源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改革应该坚持三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历史、回归人类文明的大道);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渐进式改革,不能走西方的民主化道路,因为每一种体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民主与权威并不矛盾。在谈到中国的安全与风险社会等话题时,季正聚研究员认为,一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不能仅看经济规模,拥有巨额财富又往往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社会“精英”,滋生于他们身上的软弱和颓废会产生示范性,成为社会的腐蚀剂;“二代”现象、社会阶层固化与透明的社会天花板现象、贫困的代际遗传、北大学生中的农村孩子越来越少、大量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军人安置与大学生就业难、社会的断裂与鸿沟的扩大等问题的凸显,表明风险社会已经到来。
在互动环节,季正聚研究员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体制走向、欧债危机、新媒体挑战等问题。
15:40至16:50,季正聚研究员还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及博士生在通博楼D座516学院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会,座谈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俞国斌主持。
座谈中,老师们与季正聚研究员就一些热点及理论问题(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问题、文化体制问题、中国的社会安全问题、“二代”问题、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问题、基层民主问题等)进行了学术讨论。季正聚研究员还就《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刊发论文的范围和要求进行了介绍,回答了老师们关于选题重点、投稿方式、稿件要求等方面的问题,强调论文一定要有方法论支撑,题目不能太大、太空。
季正聚研究员现任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中央编译局政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编委会主任,研究员,中央编译局博士后指导导师。他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前沿理论、政党政治、苏共历史、国家政治安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造诣颇深。通过此次讲座和座谈会,让与会者了解到更多的学术前沿信息,开阔了学术视野,激发了师生的科研热情。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