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深化学习的必由之路
在学习新概念、新运算时,老师们总是通过已有知识自然而然过渡到新知识,水到渠 成,亦即所谓“温故而知新”。因此说,数学是一门能自学的学科,自学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 是数学家华罗庚。
我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不光是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老师的那种数学 思维习惯,逐渐地培养起自己对数学的一种悟性。我去佛山一中开家长会时,一中校长的一 番话使我感触良多。他说:我是教物理的,学生物理学得好,不是我教出来的,而是他们自 己悟出来的。当然,校长是谦虚的,但他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不能被动地学习,而应主动 地学习。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同一个老师教,差异那么大,这就是学习主动性问题了。
自学能力越强,悟性就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的依赖性应不断减弱,而自学 能力则应不断增强。因此,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老师讲新课前,能不能运用自己所学过的 已掌握的旧知识去预习新课,结合新课中的新规定去分析、理解新的学习内容。由于数学知 识的无矛盾性,你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永远都是有用的,都是正确的,数学的进一步学习只是 加深拓广而已。 因此, 以前的数学学得扎实, 就为以后的进取奠定了基础, 就不难自学新课。 同时,在预习新课时,碰到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解新课,收获之 大是不言而喻的。有些同学为什么听老师讲新课时总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或者是“一听 就懂、一做就错”,就是因为没有预习,没有带着问题学,没有将“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 力求把知识变为自己的。学来学去,知识还是别人的。检验数学学得好不好的标准就是会不 会解题。听懂并记忆有关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只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能独立解 题、解对题才是学好数学的标志。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