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学习能力如何长久?中考状元缺地利不再拔尖(2)

2012-12-06 17:32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第二是找不到班级归属感,很压抑。 “班上同学大多是从本校的初中升上来的,成绩最好的也是他们,他们经常在一起。我们这些来自其他城区的学生就像外来户,常常被排斥在班级之外。”张宇说。

  第三点,得到老师的关注很少。老师通常只关注到班上的前十名,对于后面的学生没有批评,也没有鼓励。“这让我们这些从小学到初中受惯老师关注的学生,感觉到很大的落差,对我们学习的劲头和信心影响很大。”张宇说。

  “我希望给学弟学妹们一个老掉牙的忠告,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

  每年都有一批“张宇”

  “像张宇这样令人惋惜的例子,我们区每年都有一二十个。”武汉经济开发区一中副校长刘建祥说。

  据了解,武汉经济开发区一中多年来一直在跟踪“外流尖子生”的成才情况。他们跟踪的结果是:六七成学生高考不理想。

  以本届高考为例,当年中考前二十名,只有2人留在开发区内,另18人进入市区名校。高考成绩(非完全统计)追踪显示,外流的学生最高分625分,绝大多数的成绩在580-590分左右,最失败的高考成绩不足500分。

  东西湖区数据也显示:当年中考全区前50名,只有10人留在区内;外流尖子中,学校能够跟踪到成绩的25人,最高分理科623分,大多数成绩集中在560-580分左右。而留下来的学生中,理科最高考了648分,文科更是考了633分。

  几个区的统计表明一个普遍现象——尖子生“移栽”成活率不高。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