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离中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经过了无数的大考、小考、模拟考,经过了三轮复习……考生在最后的冲刺中,该怎么做才能保证在中考中展示实力,取得理想的成绩呢?且看名师支招。
语文:中考第一科先做脱敏训练
考前一个月,各学校相继进入第三轮复习,这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期,这一阶段一般以套题训练为主。河北中考语文试卷一共分三部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现就这三部分,对考前的复习策略做一下简单说明。
首先,砸实“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在考卷中所占分值比例不大,但考生的分数差距却主要集中在这个部分,“得基础者得天下”,砸实基础知识不容忽视。这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字音字形、诗文默写、文学名著、查字典、标点符号、病句修改、排序衔接、仿写句子以及综合性学习。这些考点,内容比较具体,是易得分点,也是易失分点。最后一个月,要侧重查漏补缺,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在练习中注意新题型。
其次,在综合阅读中提升能力。不同的文体同时进行阅读训练时,要学会区分不同点,还要寻找联系点。例如,在审题时要注意文体的区分,不同的文体要用不同的术语表达。同是文章开头段的作用,说明文可能要答“引出说明对象,概括了说明内容”等,议论文就要答“引出论点或论题,充当事实论据”等。另外,要加强各考点之间的联系,并从中寻找规律。
再次,做好考场作文的储备。中考作文命题的特点是,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初中生的成长。考题一般会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情感感悟类、个性展示类、进取成长类。因此,考生可以对自己原来写过的文章进行分类,做好不同内容的材料储备。另外从形式上说,一要考虑自己擅长的表现形式,另外还要做好最基本的作文构思方式的训练。这样下来,中考作文中就不会出现大的疏漏。
另外,要认真做好套题训练。主要训练点:考试心态。要把每次考试当成中考,适当给自己增加压力,然后在考场上学习调整心态,平静情绪。语文是中考的第一科,是最容易出现紧张的科目,因此考前脱敏训练必不可少。考场时间把握。中考语文120分钟120分,平均一分钟一分。基础知识部分可适当压缩一下时间,用时在1520分钟,阅读部分适当延长一点时间,50分钟,作文50分钟。平时考试练习都要有时间观念,这样考场上才能有对时间的把控能力。审题能力的训练。中考考场上,切忌凭自我感觉,一定要小心似曾相识的陷阱。题干至少要读两遍,看清楚一共几问,读明白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再答题。
字音字形、诗文默写、文学名著、查字典、标点符号、病句修改、排序衔接、仿写句子以及综合性学习。是易得分点,也是易失分点。
对自己原先写过的文章进行分类,做好不同内容的材料储备。另外从形式上说,一要考虑自己擅长的表现形式。
英语:看错题档案找短板,强化训练
发现短板强化训练。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要在老师的引领下,认真归纳中考要考查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查看错题档案,找到短板,并适时进行强化训练。在答题中,同学们要找准题眼,体会语境,读完全句认真思考,注意语言的得体性,做到举一反三。
提升能力不留遗憾 。 坚持每周一套的听力套题训练,周末时间大家要尽量安排在下午2:00,模拟中考。听前要稳定情绪,集中精力,提前审题,预测内容。特别是第二题交际用语的应答,要仔细推敲;第三题因为没有问题,更要预测问题的设置;听力部分第二节更要提前审题,做到心中有数。边听边记录关键信息。即使没听清,也要通过已提供语句合理推测,检查所填内容在词法、句法、语法和意义方面是否合理。建议大家认真朗读《中考说明》中的功能意念项目表,培养自己快速应答、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题型技巧记心间,基础能力双发展。英语基础知识考查包括单项选择题、词汇运用题以及连词成句题。中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是十大词类和三种句型。因此,对《考试说明》上的1600个单词和300个左右的词组短语要强化复习,达到“音、形、义、用”的四合一;对音似、形似、意似、极易混淆的词或词组短语进行特别地归纳、比较、辨析,澄清易混点;另外,还要处理好常用词汇的固定搭配。
能力部分考查题型为听力部分、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试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人文环境,传记故事等。备考阶段,同学们要关注科普类和语言类的文章;在做完形填空时,大家可通过略读全文,掌握大意;瞻前顾后,谨慎选择;复读全文,仔细检查;纵观联想,先易后难,复选修正的步骤进行,重点考虑选项在语篇中的运用。做完试题后,要把选项带进文章,并大声朗读,感受语感。
在做选择类的阅读理解题时,可以阅读全文,理解大意,仔细浏览文章后再做练习;再迅速阅读短文,同时检查暂时选定的选项是否正确。 对于文章中不太明白的单词,在阅读中暂时跳过,根据上下语言关系和构词法,仔细推敲,猜测其含义并注意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利用主题句来查找有关信息。大家在做题时,一定要从语篇本身出发,切忌主观臆断钻牛角尖。对于任务型阅读,判断正误要看清题目要求,用T或F,还是用或×表示;完成句子、回答问题试题,所填词汇或回答语句要符合语法结构,如时态、语态、第三人称单数、词性、词语搭配等;翻译句子要注意全面、通顺,符合汉语习惯。
基础写作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连词成句,另一部分是书面表达。连词成句题要把握四注意:注意核心和重点知识,注意符合逻辑,注意字数,注意标点。书面表达内容主要以学校生活为主,以英文提示呈现。一篇满分作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包含所有要点;要围绕内容适当发挥,内容具体、丰富,不能限于回答问题或逐句翻译;使用丰富的语言结构和词汇表达,不能过于单一, 多使用in my opinion, as we all know, in a word, what"s more等有深度的词汇来增强文章的质感和美感。用词准确、句子通顺、行文连贯、表达清楚有层次,会用关联词,注意周围呼应如 firstly…secondly…thirdly…finally/at last等。卷面清晰。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大家可根据《中考说明》里的话题项目表,根据话题的分类,每周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核对范文找不足,大声朗读,体会文章的框架结构,增强语感。
坚持每周一套的听力套题训练,周末模拟中考,尽量安排在下午2:00。
大家可根据《中考说明》里的话题项目表,每周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核对范文找不足。然后大声朗读,体会文章的框架结构,增强语感。
中考化学常考考点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辨别;原子结构;化合价的推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和溶液的酸碱性;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O2、C、CO、CO2、Fe的性质;常见气体(O2、 CO2)的制取、收集、检验和净化;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其鉴别;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化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
建立知识线索,学会归纳整理。考生可根据一轮复习时老师的指导,依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将知识点分类归纳。比如可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归纳,酸五条,碱四条,盐四条,并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质用短线连接,建立网络,在相应短线上写出相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查看错题,反思提升。在二轮复习期间,对于一轮复习中易错的习题或知识点,要有目的地采取摘抄、复印、剪贴等方式汇总在错题本上。用红笔标注,简短写出解答此类题时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在记录有关溶解度曲线相关错题时,可总结如下一些注意问题:一般提到的溶液(含饱和溶液)若无特殊说明,指的都是无晶体的溶液;比较溶解度时,要注意是否强调了温度;比较溶质质量分数时,注意是否提到溶液饱和与否;给出溶质、溶剂求溶液或溶质质量分数时,要注意溶质是否全部溶解。
掌握几种典型题的答题技巧。框图推断题。解题关键是找到突破口,常见突破口有物质特殊性质、用途、反应现象、条件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顺藤摸瓜、由果索因或旁敲侧击,对所给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和思维加工,推出其他物质。
实验探究题。把握实验目的是解答探究题的关键。在答题中遇到困惑的问题一定要回过头来进行二次审题,尤其是需反复阅读理解所填空前面的那句话的含义,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和意愿答题。
计算题。阅读完题干后及时写出涉及到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然后从问题出发,找出所求量与所给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方程式进行求解。解题过程中需注意解题格式的规范性和计算的准确性。
回归课本,查漏补缺。中考前半个月,一定要细心研读课本。应注意查看课本中平时易忽略的内容,如书中的插图、下解注、资料、讨论、化学·技术·社会、家庭小实验、课后习题,重点阅读课本中的探究实验。全册课本共24个重点探究实验,在阅读过程中参考笔记,带着问题阅读,边读、边画、边思考,在阅读中发现新问题。(下转A11版)
认真研读《考试说明》,以其中的“题型示例”和“题型拓展”为依据,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内容和要求,避免盲目地超标、拔高、拓展。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