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避免功利
2008年,本市首次推出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满分30分,其中日常锻炼分为20分,统一考试分为10分,其中必测项目包括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和篮球,考生还需在速度力量类项目为和技术能力项目中各选一项进行测试。其后,中考体育方案又经过了数次改进--2010年,200米游泳首次列入中考体育耐力项目。2011年,统一考试由10分改为15分,日常考核由20分改为15分,考试项目增加为耐力项目、定量项目、定性项目以及篮球、排球、足球共4类,考生仍在各类中各选一个项目参加测试,这一方案也延续至今。
7年的实践,带来的成效是显著的———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本市学生的耐力水平、柔韧性等指数明显上升。不少中小学在寒暑假开始为学生布置“体育作业”。每到假期,在本市一些游泳场馆,针对初三考生的游泳培训市场火爆。
然而,和竞技体育不同,对于普通人而言,体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一种健康生活的态度、一种终身运动的习惯,而并非成绩。然而,如果没有分数,究竟还有多少学生热衷运动本身?至少从目前来看,答案恐怕还要打上一个问号。嘉定区迎园中学校长祝郁希望学生们能够真正的“为爱而练”,将运动的习惯融入生活。“中考体育的项目可以更加丰富,体现出更高的选择性,让学生找到兴趣,将体育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场考试。“她说。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