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的中考考场里,每年都有上万名没有广州户籍的异地借读生。因为中考报名不对户口设限,他们来到了这个包容的城市,与本地的孩子成为了同窗。
然而,明年中考酝酿“大变”:取消公办择校,放开异地中考,这批借读学生的命运也面临剧变:有的因此留在了就学地,有的却只能无奈返乡。
而他们的走或留,是否会改变广州中考录取的格局?本地生源在其中将获利还是受损?中考期间,记者再次将镜头对准这些利益相关的群体,试图从他们的喜忧中寻找答案。
省外户籍考生
群体 1
异地高考全面放开的“尝鲜者”
江西人孟庆丰十分庆幸,自己的儿子今年能走进广州的中考考场。
老孟来广州已经10年了,做过水泥工、送水工、搬运工,也摆过地摊,5年前他跟老乡一起做起了五金生意,生活才算安定下来。那时他听说在广州参加中考不看户籍,外地学生可以通过择校进入公办高中,于是把儿子从老家接到了广州念小学。
儿子很争气,考上了海珠区的一所市一级民办学校,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十。一家人一直希望,儿子能在广州读一所好高中,然后考上大学――虽然他们知道,倘若入不了广州户口,这个梦想最多只能实现一半。
半年前,听说广州将要取消公办择校,老孟甚至觉得“连唯一的希望都破灭了”。因为在他看来,与其花钱在广州读质量一般的民办高中,不如直接回老家读一所重点高中,提前跟回教材进度。当初这个想法,连他的儿子也点头同意。
没想到,事情在不久后有了新的转机:广东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明确,2016年,也就是小孟高考那年,异地借读生在粤高考将全部放开。另一方面,广州也宣布取消择校明年才会实施。这意味着,小孟还有机会搭上了“择校”进公校的“末班车”;三年后,他也无须回老家高考,能在广州安心升学。
“不过,像我们这种小商贩能不能满足异地高考条件里的‘固定职业’?”老孟开心之余,又有了新的担忧。
在广州,如老孟儿子这样的考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这几年,参加广州中考的异地借读生人数都上了五位数,而今年,这一数字更达到25963人,同比去年增加2297人,借读生所占比也由去年的20%升至今年的22.74%。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