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回答这种问题,首先要阐述相关的知识,然后再与具体材料结合。与国家职能相关的知识,主要是国家职能的含义、内容、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的关系、国家职能与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的关系、国家的对外职能与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的关系。与材料结合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从履行了哪些国家职能、为什么要履行这些职能(与国家性质的关系)、怎样履行这些职能(与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的关系)、有什么意义或影响等方面展开。答题时,也要使用归纳法或演绎法,注意分层,体现逻辑性。
角度三:直接要求回答在国家职能方面的必要性(也可以迁移为作用)
例7.(2008全国卷Ⅰ38)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问: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8分)
参考答案:为了促进粮食生产,我国政府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充分发挥了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起到了引导、保障、推动作用。举例(略)
分析:解答主观题,我们要阅读材料,了解时事背景,但更要注意试题的设问要求。解答此类试题时注意,政府在经济领域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从政治学角度,一般可能主要涉及到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一是注意抓住宏观调控这个大方向,二是要注意结合不同领域,依据教材给出不同答案。这个设问中,考生首先要给出政治常识观点,即国家发挥经济职能,然后给出国家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手段和方式,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经济发展的?试题设问给出的具体内容是政府在粮食增产方面所起的作用。粮食问题属于农业领域问题,那么考生可结合教材中,国家如何发展农业(尤其是两高一优农业)的措施来回答。政府在粮食供应增产方面的作用,从试题的立意来看,肯定是积极的推动作用,这部分答案可从材料中提炼些。
角度四:材料中的政府怎样履行国家职能
例8.(2008海南卷26)材料一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编列的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
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9.4%提高到11.83%。
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5.8%提高到6.3%。
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24.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20.12%提高到20.91%。
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
问: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7分)
参考答案:①我国政府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基本职能(2分)。②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2分)。③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投入向民生倾斜,表明政府正在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来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3分)
分析:如何体现实际上就是问做了哪些工作,是怎样做的(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答好该题,一要对教材中国家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工作耳熟能详;二是要找准问题规定的材料范围是“中央财政预算”,即材料中“用于”后面的内容;三是要概括材料中心,联系教材知识,分层表述。
二、备考建议
1.扎实掌握教材有关我国国家职能的内容。具体来说,要熟悉掌握以下内容
①国家职能的含义及实施的主体,它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及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包括:党的机关、人民政协和其他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城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②我国国家职能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从范围来分,可以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又可以分为政治职能(含义、具体内容)、经济职能(含义、当前最主要的四大工作,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后二者都是与经济建设直接有关的工作,要与下面提到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区别开来、教材小字中提到的具体工作)、文化职能(含义,主要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含义,具体内容),对外职能包括保卫职能、交往职能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职能。二是从性质来分,可以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③我国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不论是政治统治职能还是社会管理职能,不论是对内职能还是对外职能,都由国家性质决定,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和根本利益。国家职能对维护阶级统治又具有能动作用,国家职能的行使状况直接影响到阶级统治的稳定程度。在回答我国国家职能时,一定要想到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的。
2.弄清易混点
①区分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经济职能是围绕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展开的。如财政、金融手段的运用,打击假冒伪劣,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社会公共服务只能侧重于为公众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工作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如大型体育设施建设、搞好社会治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与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相比范围要大。
②同一事例体现不同的职能(中部崛起、扶贫、增加农民收入)体现了经济职能。科教兴国体现了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兴建环保设施则体现了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而扩大就业加快城市化则体现了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