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昨天是南京中考的首日,当天一共考了语文和物理两门科目。从记者到现场采访获取的信息来看,考生普遍反映当天所考的两个科目,试卷难度不大,虽然不少试题的形式比较新颖而且来自课外,但是只要沉下心来,基本上都能答出来。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内一些教学名师,请他们盘点今年中考语文、物理学科的考卷质量。
语文:注重人文关怀,关注现实生活
点评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第一中学老师朱刚
今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在材料的选择、题目的设计及结构的安排上,总的说来延续了去年的风格。体现了南京中考语文“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的一贯出题理念。
1、知识点分布合理,用料典型。今年的语文试卷,依然分为基础知识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四大板块格局,考查知识点与去年大致相同。如基础知识,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字音、字形、语病题选择,都是平时备考时反复训练的重点,而题型也与去年一样,均用填空和选择题;试卷用料比较典型,如诗歌阅读题,选用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明白晓畅,易于理解。
2、关注现实生活,富有生活情趣。一方面,试题的选材体现了时代特色,如社会生活中“嫦娥二号”深空探测、南京市首开城市微博广场等新闻,均在试题中有所体现;综合性语言运用试题,则选取学生最为熟悉的学校生活,以一个校园志愿者的身份,创设为新生指路、作社团介绍和名著推荐的情境,体现了对学生校园成长的关注和引导。另一方面,试卷还彰显着地方色彩,如古诗阅读选用的是李白《金陵酒肆留别》,写的是金陵的美景,显示了金陵深厚的文化底蕴。
3、试卷体现价值追求,引导学科教学发展。今年语文试卷以“大语文”为价值追求,在学科的深度与宽度上作了探索。如现代文阅读《雪地烤红薯》,直面当代中学生生活中的“代沟”现象,致力于引导学生懂得体察亲情,感悟生活。整份试卷真正为学生开阔了语文学习的视野,对于素质教育的推介和深入,都有积极导向意义。
物理:题型灵活多变,注重综合能力
点评人:白下区学科带头人、第六中学教师高康宁
今年的物理中考试卷,文字简洁流畅,阅读量适中,插图与试题素材多来自课本,使考生感觉很亲切,也增强了学生答题的信心。试题内容联系社会热点,生活气息浓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纵观物理试卷,卷中对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面,占到了题目总数的90%以上,如考查了安全用电的知识;让考生对生活中温度、速度、质量和时间的估测;光的传播特点的认识等知识。试卷在基础知识的考查中,注意了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现象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实验性强的特色。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试卷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时代感强。如以南京标志性建筑——紫峰大厦为题材,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等知识的理解,并且通过用凸透镜观察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为情境,考查凸透镜成像的知识。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做起来能够充分调动考生的兴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出题思路。
3、试题有较强的区分度。本卷试题注重考察综合应用能力,区分度较强。如通过课本“纸锥落地”实验的考查,要求学生探究“阻力和速度”的关系,学生要正确分析三次实验过程,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相关结论;最后一题需要学生运用力、电、磁三个方面的知识,识别电路并分析图像,通过比较和判断来解决问题。考查了学生获取、运用信息和科学探究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
作文:开放度大,发挥空间广阔
点评人:中华中学语文教师吕莉
今年的语文作文是命题作文,题目为“也是一堂语文课”,要求考生以此为题自己立意写一篇文章。今年的作文题,突出彰显了“大语文”的主题概念。作为作文主题,“也是一堂语文课”明白晓畅,没有任何审题障碍,对于已有九年语文学习经历的初中毕业生来说,可谓人人不陌生,个个有话写。
这个题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度大,赋予了考生广阔的发挥空间。对于这个作文题,考生既可以写某个传统的语文课堂的不平凡之处,也可以写生活中的具体感悟。人、事、物、景、理,只要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的,均可入文。一本好书、一段经历、一组镜头、一番思考等,都能写成佳作。因为此题的最大意义正在于,引发学生辩证多元地看待语文学习,采取个性化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在回顾自己的语文学习历程后,搜寻生活记忆,捕捉生活感悟,从而打破固有的、刻板的认识,真正领略语文学习的精彩,最终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是“生活处处有语文”思想的集中体现。
专家支招中考志愿填报
中考之后就面临着志愿填报,今年南京将首次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对此,记者特意请教了部分志愿填报专家,请他们为考生做一下梳理。
1、要清楚招生政策的变化并用足政策。今年13中、29中这两所区属校的指标生的政策作了调整,对这两所学校所在区的考生来讲,要尽可能填报其指标生,以增加录取机会。再如,今年首次实行网上填志愿,这样填报志愿可以少受其他人的干扰,家长可拿定主意,填报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学校。
2、高度关注高升学率。今天,死揪蛮干提高升学率已不可能。实践证明,凡升学率高的学校一定是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其课程开设、管理质量、教学水平、师资队伍状况都不会差。如南京城区去年高考二本达线人数在500人以上的三所学校,选择是不会错的。
3、要关心孩子的状况。适合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孩子的程度和学校的吻合度越高,发展潜力越大。一般而言,选择略高于学校分数线(一般5分以上),对孩子发展最有利,更不要选择交钱去上所谓的名校,许多地方曾做过统计,这样的孩子发展一般远低于到和他相适宜的学校的发展。
4、要重视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吻合度。不同层次的学校,由于所面对的学生特点不同,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比如,层次最高的学校对孩子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要求特别高,自觉性不太高的学生到了层次差异太大的学校往往因为自己很难适应大多数同学而影响发展。
专家还特别指出,对于一直“捂”考生一模成绩而不让到其他学校签约的部分区县学校,考生要保持足够警惕,防止出现高分落榜的现象。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