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化学进展丛书》分册之一,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组织编写,化学科学部的项目主任和国内部分知名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不同视野阐述了化学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化学科学未来发展方向、前沿、趋势和挑战进行了展望。全书共分9章,其中第1章从化学学科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新世纪化学发展战略思考;第2章从战略科学家的视野,提出21世纪的化学是泛分子的科学的理念;第3章到第9章从各个分支学科的角度,介绍近年来我国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科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以及化学工程学科的研究现状、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
本书可供从事化学、化工、环境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环境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新世纪化学科学发展战略梁文平,唐晋,张礼和,王夔1
11化学界目前存在的困惑剖析2
12化学学科发展与化学分支学科重组的思考3
13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前沿和突破口的思考3
14化学未来新发展的契机4
15原始创新是化学学科发展的灵魂5
16化学科学与人类安全的关系6
1721世纪化学学科发展的方向7
171寻求结构多样性的研究与功能研究结合7
172加强复杂化学体系的研究8
173重视化学信息学和高效计算机信息处理在化学中的应用8
174新实验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学研究9
175跟踪、分析、模拟化学反应过程10
参考文献10
第2章21世纪的化学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徐光宪12
21一门科学的定义至少有三个属性12
2221世纪化学的定义和内涵12
221化学的一维定义12
222化学的二维定义13
223化学的三维定义14
.224化学的四维定义14
2321世纪化学研究的六大趋势14
231更加重视国家目标,更加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14
232理论和实验更加密切结合14
233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更加重视尺度效应14
234合成化学的新方法层出不穷15
235分析化学已发展成为分析科学15
2421世纪化学的四大难题(中长期)15
241化学的第一根本规律——化学反应理论和定律16
242化学的第二根本规律——结构和性能的定量关系16
243纳米尺度的基本规律17
244活分子运动的基本规律18
2521世纪化学的11个突破口(10~20年)18
2620世纪化学的盲点19
参考文献21
第3章无机化学进展
洪茂椿,高恩庆,严纯华,高松,郭子建,陈接胜,谢毅,陈荣22
31超分子化学进展22
311晶体工程22
312配位聚合物23
313金属纳米分子28
32光电功能配合物分子固体的研究进展30
321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30
322过渡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研究33
323手性及非中心对称配位聚合物的组装及功能35
324导电配合物及三阶非线性光学和光限制材料36
33磁分子材料研究进展37
331分子内自旋载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37
332三维有序分子磁体(尤其是高相变温度的分子磁体)38
333低维分子磁体(包括单分子磁体及单链磁体)41
334具有复合功能的分子磁性材料41
335总结与展望43
34生物无机化学43
341金属蛋白的突变、结构及性质研究43
342金属酶模拟44
343金属及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和识别45
344金属离子生物效应的化学基础46
345无机药物化学47
346生物矿化48
347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势49
35无机固体材料49
351固体导电材料50
352无机磁性材料51
353无机光学材料52
354固体传感材料53
355微孔与介孔材料54
36纳米结构的化学合成56
361纳米结构和纳米科技简介56
362纳米结构的化学合成进展57
363纳米结构研究和纳米科技前景展望63
参考文献63
第4章有机化学进展
陆熙炎,麻生明,席振峰,黄培强,蒋华良,席真,
张德青,裴坚,姚祝军,丁奎岭,刘中立,于德泉,
虞石山,王东,翟宏斌,杜灿屏,陈拥军75
41有机合成化学76
411有机合成的化学效率(一瓶反应方法学)77
412多样性导向的有机合成80
413反应控制81
414反应原料83
42金属有机化学85
421引言85
422学科现状与问题86
423学科发展趋势101
424应重视的领域和方向101
425综述102
43不对称催化102
431引言102
432不对称催化研究的发展现状103
433不对称催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113
44物理有机化学114
45天然产物合成117
451天然产物合成化学的目标分子118
452天然产物合成的艺术性、高效率和实用性120
453以天然产物合成化学为桥梁的学科交叉123
454天然产物全合成的后续研究与类天然产物化学125
455我国的天然产物合成化学126
456展望129
46天然产物化学129
461引言129
462国际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趋势131
463我国天然产物化学的现状与问题144
464应重视的研究领域和方向145
47绿色化学146
471 以绿色化学的原理审视和发展有机合成方法学147
472新的或非传统的“洁净”反应介质的开发利用150
473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152
48农药化学153
481引言153
482农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54
483应重视的研究领域与方向157
484综述159
49药物化学与药物设计160
491引言160
492药物化学进展160
493药物设计进展166
494药物化学与药物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应重视的研究方向168
410有机新材料化学172
4101有机发光材料174
4102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材料175
参考文献179
第5章物理化学进展王鸿飞,杨俊林201
51正确认识化学和物理化学201
511化学面临的学科声望问题201
512物理化学:消失于“无处不在”中的学科204
513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家能做什么205
52物理化学学科的成长过程及基本内容206
521要么是物理化学,要么是核物理206
522物理化学起源于欧洲,成长于美国207
523物理化学是大国和强国的基础学科209
524物理化学的核心内容210
53物理化学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的回顾212
54物理化学的生命力和创新特点214
55物理化学前沿动态、研究重点、相关领域和增长点217
56物理化学学科近二十年来的重要进展223
57展望226
参考文献228
第6章高分子科学董建华230
61引言230
62高分子合成化学233
621活性自由基聚合234
622超支化和树枝状高分子235
623新型液晶高分子合成236
624旋光高分子237
625有机金属催化烯烃聚合反应237
626微波技术辅助合成241
627环状高分子合成241
628高分子合成新技术242
629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合成243
6210酶催化聚合与微生物合成244
6211刚性棒状高分子247
63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物理化学247
631高分子凝聚态物理248
632理论高分子物理256
64光、电、磁活性高分子262
641有机与高分子电致发光国内外动态263
6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取得的研究重要进展264
643光电磁活性高分子的新方向268
65生物医用高分子与大分子化学生物学281
651发展历史回顾281
652高分子科学与生命科学的桥梁282
653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络合物)研究283
654聚电解质与生物大分子283
655旋光聚合物284
656受生物启发或模拟生物体系的高分子285
657抗菌高分子285
658高分子纳米纤维固载酶286
659医用高分子287
6510受到国际关注的几项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289
6511高分子“温度计”290
6512界面相互作用研究新方法290
6513单一活化同时多重释放的超支化高分子291
6514血液净化高分子材料291
6515综述291
66超分子聚合物与高分子组装292
661超分子聚合物292
662高级有序结构构筑293
663层状构筑与层间化学反应295
664超支化聚合物组装形成宏观尺度管295
665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296
666综述296
67高分子纳米微结构297
671高分子纳米纤维297
672纳米尺度聚合物“铅笔”298
673高分子纳米管298
674柔软的聚电解质纳米管299
675高分子纳米线300
676纳米复合材料300
677中空微胶囊303
678纳米尺度多层交替复合结构306
679仿荷花叶纳米微结构306
6710高分子纳米图案化306
68高分子加工306
681高分子反应加工307
682双向拉伸309
683高压混合技术309
684流变学研究309
685计算机辅助橡胶加工新方法309
686电缆绝缘材料加工新途径、新技术310
687聚丙烯细旦纤维加工311
688用于环保领域的聚烯烃中空纤维膜加工技术311
689聚合物动态塑化成型312
6810纳米多层有序结构312
参考文献313
第7章分析化学进展
鞠先,刘虎威,张新荣,潘远江,刘买利,庄乾坤316
71引言316
72电分析化学与生物传感317
721生物膜电分析化学317
722蛋白质电化学与纳米电分析化学318
723超分子电分析化学320
724电化学免疫分析与免疫传感器321
725dna电化学分析与序列识别323
726电致发光分析323
727凝胶膜生物传感器与酶促反应的电分析化学325
73色谱和毛细管电泳326
731高效液相色谱326
732毛细管电泳328
733气相色谱329
734样品处理330
735其他330
74光谱分析与光谱探针331
741单分子与单细胞的光谱分析331
742生物大分子的光谱探针333
743纳米材料的光谱分析335
744光化学传感器337
745光谱指纹图谱与复杂物质分析339
746光谱高通量分析340
747光谱联用技术与元素形态分析341
748对我国光谱分析未来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342
75现代质谱分析技术343
751新型离子化技术343
752质谱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346
753质谱在组合化学研究中的应用347
754小结与展望349
76核磁共振波谱技术350
761生物分子的液体nmr研究进展351
762基于液体nmr的代谢组学研究356
763固体nmr的研究进展358
764其他360
77化学计量学与化学信息学360
78综述362
参考文献363
第8章环境化学学科进展
刘景富,江桂斌,朱利中,周启星,王晓蓉,
朱彤,王子健,孔繁祥,陆贻通,叶常明,王春霞370
81引言370
82环境分析化学371
821研究对象371
822分析技术373
823样品分析377
824发展趋势381
83环境污染化学382
831大气环境化学382
832水环境化学392
833土壤环境化学396
84污染生态化学进展402
841环境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403
842环境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406
843大气污染生态化学409
844环境污染的分子毒理机制411
845今后研究展望414
参考文献415
第9章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战略孙宏伟417
91引言417
92历史回顾418
921石油化工419
922制药工业420
93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战略421
931美国的发展战略421
932欧洲的发展战略422
933日本的发展战略422
94我国过程工业的现状及问题423
95我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战略425
951发展思路425
952战略目标426
96优先发展的研究方向427
97采取的措施和建议428
98展望429
参考文献430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