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工士学位
一夜之间,地处湖北孝感的一所原本普通的高职学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内教育界关注的焦点。6月20日,在该校举行的毕业典礼上,1103名应届毕业生,被授予相当于本科副学士学位的“工士学位”证书。这是国内首所高职院校试水为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授予学位。
很快,教育部对此回应称,“这项试点是湖北职院自己的行为,而且其向毕业生颁发的‘工士’是荣誉称号,而非学位,更不代表我国学位序列中已经有了‘工士’这一学位。”此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也对此解释并承认,“未经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工士学位”风波背后,是中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学位授予制度改革上的艰难尝试。
在我国,长期受到轻视的高职教育在学位序列中一直没有一席之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实施三级学位制度,分别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中,本科对应学士学位,研究生对应硕士和博士学位,均属于学术型学位,以应用型为特色的高职教育的学位设置完全被忽略了。
湖北职院的试水引来热议,恰恰在于设立“工士”学位,构建“工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学位体系,能够更加完善我国现行学位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帮职业教育“正名”,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值得期待的是,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显然,把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纳入我国学位制度的方向已定,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4.零投档
在2014年高考(课程)录取中,一些省份如陕西、安徽、贵州、海南等地存在一个现象,即有相当数量的高职高专院校遭遇“零投档”,并有大面积蔓延的趋势。
报道面世以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即使是职教界反映也不一:有人认为,这些仅仅是一连串数字,不过表明高职遭遇“零投档”的常态化,不足以说明实质问题;有人觉得“零投档”主要出现在省外招生,媒体有放大之嫌。毕竟,自己所在的省份和学校今年总体招生还不错,不必如此悲观;还有人对“零投档”早已产生审美疲劳,对此视而不见,以为危机不过是报章上渲染出来的,离自己很遥远,是媒体为吸引受众眼球的“标题党”罢了……
高职面临生源危机,这是几年前就开始出现的现象,从山东省高职高专缺口4万人,到高考180分即可读高职,到现在很多省市在推行的高职注册入学,不得不说,生源危机已经来临,教育行政部门和办学者的应对能力在面临着考验。
在生源竞争形势下,考生(家长)对学校提高育人质量的期待往往会转化为“用脚投票”的实际行动,办学的质量、特色、品牌,将成为高职院校新一轮优胜劣汰“洗牌”的重要衡量指标。
生源危机可能长期存在,零投档还会继续蔓延,在招生批次长期处于底层的高职学校,准备好了吗?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