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难点与模糊点(4)

2014-12-26 10:28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三,原先提出高考只考语文、数学,语文分值增加,外语不列入高考,作为社会化等级考试,是有现实考虑的。高考必考科目的安排必须跳出学科争地位的层面,实事求是为整个基础教育谋划出路。

  谁都不能否认,母语比外语更具有基础性,也更重要。事实上因为语文教育包含面更广,更需要长期积累,难于速成,在高考中不好“拿分”,结果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中导致语文教学日益被边缘化。每年高考在即,一些学校老师就都提出语文给其他科“让路”。这是非常严峻的现实。所以增加语文分值,也是必要的举措。但这个措施在征求意见阶段就招到某些人的激烈反弹,结果《实施意见》只好按兵不动,息事宁人,按老办法行事。

  我认为,现在还可以试验原来提出的语文、数学和外语高考的处理办法,即语文增加分值,外语减少分值。需要说明的是,外语很重要,实施社会化等级考试并不等于不重视,一年考2次,高考列入总分,能说不重视?是比以前更加重视了。浙江的试验方案还规定学业水平考试分值语文、数学各100分,外语 150分,这就更是往外语大幅倾斜了。如果按照《实施意见》去做,我估计肯定会进一步“挤压”语文,语文的“被边缘化”将会进一步加剧。

  四,《实施意见》规定从2015年起,大学自主招生时间挪到高考之后,那么自主招生意义也就不大。自主招生已经实施多年,本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虽然也出现某些问题,遭受某些批评,但此举毫无疑问是能起到某种“突破”的作用。现在突然放弃,非常可惜。

  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牵涉面很广,动辄得咎。但不动不改就完全没有出路。光是抱怨不能解决问题,逢官必反也无济于事。在充满戾气的环境中做事的确很难,需要定力。但总还希望会有一部分有责任心的明白人去认真调查研究,排除干扰,梳理问题,在艰难反复的博弈中,尽可能帮助和促成改革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