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聚焦高考改革:从"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

2014-12-18 18:33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恢复高考30多年来,这一影响着、改变了亿万人命运的考试,走到了改革的又一个关键路口。教育部16日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标志着以高考改革为核心的招生考试改革方案,离现实更进一步。

  聚焦五大变化

  自主选择,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可6选3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允许文理兼修、文理兼选。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淡化分数,成绩分不同等级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一般分为5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省份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依次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E等级为不合格,具体比例由各省份根据基本教学质量要求和命题情况等确定。不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各科考试在高中3年分散进行

  为了防止严重偏科,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所有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具体考试组织方式可以多样。

  新政策要求学校统筹确定每个年级的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数量,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左右,高二年级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级6个科目左右。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

  同一科目可2次考,已选科目可更换

  新政策明确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同时要求各省份提前公布学业水平考试的报名时间、开考科目、考试时间、报名方式等,便于学校安排教学及学生报名考试。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