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王殿军:建立基于事实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2)

2014-12-16 15:49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学业水平模块最重要的意义是客观记录学生学业的均衡发展和全面修习情况,此处不仅要关注学生所学课程的总学分、平均成绩(GPA),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和综合表现,体现过程性评价。身心健康模块不仅要强调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和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客观测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习惯。

  艺术素养是主要记录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能力,重点是在音乐、美术、戏剧、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艺术特长,尤其是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这些关于学生个性特长和艺术志趣方面的内容,一定是能受高校关注的。

  长期以来,由于评价单一、课业负担过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发展差强人意。社会实践能力模块的设立,必将引导和促进学生在这方面的发展。这个模块的内容的选择也可以与社会公益活动方面所记录的内容相结合。

  在把握好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内容模块的选择之后,我们面临的又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形成最终的综合素质档案。我们建议尽可能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形成完成的原始档案。为便于高校参考,我们可以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分类,按照不同模块、类型、维度进行编码,并建立自动生成统计报表的功能,以方便高校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检索、统计、分析、比较和参考使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应尽量采取电子档案的方式,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书面记录的方式。书面记录的局限性导致不可能完整或者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也不利于高校检索自己需要的内容。

  我们应该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记录方式,让高校可以选择,也充分照顾到高校的关注点、选择性、个性化的需求。我们应该全面地展示学生,不应该替他们做选择。因此科学分类、合理分级,建立一种带有标识或索引,便于高校进行查询或者参考的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才更有意义。在记录方式上,信息化时代可以实现电子档案的记录,电子档案在呈现方式上应该更加便于高校调阅和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一旦被参考,大家最为担心的就是真实性和公平性。这是一个牵扯到社会诚信体系的问题。我们认为诚信体系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我们机制和流程设计的科学,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本身就有利于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发展。只要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公示、质疑和审核机制,就可以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确保记录的真实客观性。

  完成综合素质评价一定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记录是实时的,这些精力和时间是分散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不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各个学校应该更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和作用,在学校日常的评优、评先和推荐参加各类活动阶段性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到了“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后,加分不再成为必要。加分原因可列入记录中的重要内容,供高校进行参考。提供给高校的内容公开透明终身追责,建立监督问责制度,我们所倡导的素质均可以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内容,而不是采用加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