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中外合作大学正向“体制内”高校传递压力(2)

2014-11-18 14:02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龟速发展”,是为了尊重办学规律、精益求精

  先开硕士,再开本科,龟速发展,小而精办学。美国私立名校追求“非常资源集中”的高质量精英化办学风格,给国内“体制内”院校带来强刺激。

  紧跟上海纽大的脚步,第二所美国大学也来了。2013年9月12日,由武汉大学与美国杜克大学为母体大学的昆山杜克大学宣布正式建校。

  正当外界期待杜克大学这所媲美常春藤盟校的美国南方名校会带来什么不同于上海纽大的课程体系时,它的“起步”令人始料未及:2014年秋季首次招生仅招3个硕士项目,预计5年后招本科,最后开博士项目,最终在校生不超过3000人。

  “对一个新专业,办了几届硕士后会形成教材体系和师资结构,有需求的话再办本科、博士项目,这样才是科学负责的态度。”在昆山杜克大学首任校长刘经南看来,如此“龟速发展”其实是尊重学术的严肃性,这延续了母体美国杜克大学谨慎办学的态度。

  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新排名,杜克大学全美排名第7,与麻省理工学院并列。杜克此次“远嫁”中国至少带来一个好处:让国内高等教育界得以坐在第一排围观它的办学思维。虽然前期仅开设3个硕士项目,分别是全球健康理学硕士、医学物理学硕士、管理学硕士,但足以发挥“管中窥豹”的效应。

  以全球健康理学硕士项目为例,光听名字就能察觉它和国内很多硕士培养项目不同。比如,这个项目的学科融合色彩十分浓重。据介绍,它将致力于疾病预防,但会从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多方面探索导致疾病的原因以及如何促进健康公平性,将汇集医学、公共卫生、法律、经济、政策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授课。

  在师资方面,上海纽大和昆山杜克都花了大力气。目前,上海纽大的师资构成中,包括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的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等“学术大佬”。刘经南透露,昆山杜克大学设立后的前两年,就将邀请50多位杜克大学教授前往昆山授课,与此同时,该校全球招聘的师资将委托杜克大学相关学术委员会招聘,接受聘任的教师都将在杜克大学学习一段时间,以保证其达到“杜克水准”。

  华丽的教师阵容注定了课程开设成本极高,并且,不论是上海纽大,还是昆山杜克,都坚持“小班教学”——上海纽大公布的师生比是18,这是国内无论哪个大学都无法做到的。而昆山杜克首届全球招生100人,换言之,平均一个硕士项目仅招30人。

  据此,这批中外合作大学收取相对高昂的学费就变得容易理解(约10万元人民币/年)。一位国内“985工程”大学校长告诉记者,中美合作大学给国内体制内院校带来的强烈刺激之一就是:如同美国私立名校般追求“非常资源集中”的高质量、精英化办学。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