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事例>>
中国有实力作家多受高校培养
“开设‘文学创作’,正是想要传承这种好的传统”
刁克利还提到,虽然“作家不是高校培养出来的”论调很流行,但在当下中国最有实力的那批作家中,很多都曾受益于作家写作班或者写作课程。
比如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莫言、余华、刘震云、迟子建都曾经在北师大中文系与中国作协属下的鲁迅文学院合作开设的作家研究生班学习过。莫言还取得了北师大文艺学硕士,硕士论文导师是文学院童庆炳教授。莫言曾回忆起当时在这个作家研究生班所上的课,表示这些对他后来的创作都有积极影响。
提及这个著名的作家研究生班,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张清华表示,“在文学写作教育方面,北师大确实曾经做过很好的尝试。这个作家研究生班就是其一。如今开设‘文学创作’硕士专业方向,正是想要传承这种好的传统。”
问结果>>
北师大,将来能否培养出作家?
“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最终还看个人的造化”
而对“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一普遍看法,张清华还给予详细的分析,“这种说法,自然是有一定道理。因为大学中文系,的确是有提供学术科研的主要功能。但是,在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同时,大学同样也不能拒绝为那些有写作潜能和兴趣的‘作家坯子’提供必要的相关教育。这也是大学的责任和义务。”
北师大“文学创作”专业将来能否培养出作家?张清华的态度很坦率,“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看运气了。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量提供可以传授的创意写作的优良教育内容。至于最终他们成不成为作家,那最终还要看他们个人的造化。”
“创意写作”告诉你 写作,有天分无秘密
长久以来,文学创作多被看作是一种天赋,而这种天赋是无法通过学校教育培养的。但自2011年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一批美国“创意写作”书系,这一“陈见”已有所改动,尤其在业内人士看来,写作已不再神秘,而“成为作家”亦不再神秘。
对此,刁克利首先指出创意写作教程对普通大众的意义。“现在是大众写作的时代。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想要讲述,有自己的情感想要表达,每个人都是潜在的作家。但是,很多人都能感觉到,自己不会讲故事,找不到讲好故事的门路。创意写作书系,就可以教给他们一些可以通过训练掌握到的写作方法或技巧,帮助他们讲好自己的故事。”究其益处,刁克利总结为,“帮助一个人在写作上入门,帮助入门者写得更好,帮助名家的创作在数量上更稳定。”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