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作家无法定制培养

2014-11-06 09:05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莫言称,当时在这个作家研究生班所上的课,对他后来的创作都有积极影响。

  新闻引入>>>

  北师大宣布要“培养作家”,人民日报问“作家能否大学造”?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增一个硕士专业方向——“文学创作”,并聘请格非、严歌苓、李洱等知名作家出任学生导师。莫言将担任导师组组长。此前,北大、复旦等名校也曾开设写作专业,但喊出“培养作家”的,北师大还是独一家。

  “文学创作”专业培养模式有何特殊?作家,真可以通过大学教育来制造吗?北师大的尝试,让这一争议多年的话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

  大学能不能培养作家?早在2007年,复旦大学因对外招收培养“文学写作硕士”,请来著名作家王安忆授课,而成为一时话题。

  今年9月,北师大文学院新增硕士专业方向“文学创作”,并聘请了强大的作家导师团。如此大规模的作家进校园教授写作,让“高校培养作家”的老问题再次升温。到底是校方一厢情愿,还是旧观念根深蒂固而产生了误读?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到了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张清华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刁克利,就质疑焦点予以释疑。

  论观念>>

  写作天赋与高校教育有冲突?

  “杰出人物的成材,都离不开优良的教育环境”

  对于“高校培养作家”的质疑声,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张清华,在昨日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种质疑“非常可笑”!

  “作家当然是无法定制培养出来的,但是仔细考虑下,任何一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哪个是可以定制培养出来的?都需要很多其他个性化因素的共同参与,比如,需要个人的禀赋、性格、人生际遇等等。但是这些杰出人物的成材,都离不开优良的教育环境。再说了,就算是天才,跟学习也不冲突。天才的发挥,至少需要一个天才的自我发现和发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习。”

  写作天分不可教,已是共识。但后天培养,尤其是像高校这样平台的培养,对于写作尤有裨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刁克利,也是创意写作系列教程的译者,他向本报记者直言,“创意写作无法传授天分。事实上,任何教育都无法传授天分。教育能传授的只是除开天分之外,靠训练能掌握的东西。创意写作教程能做到的是,帮助一个人在写作上入门,帮助入门者写得更好,帮助名家的创作在数量上更稳定。”             


相关“北京师范大学;莫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