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和各省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
在全国范围内,前几年还很时髦的生物科学、知识产权、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纷纷出现在15个低就业率本科专业名单中。
而在浙江省的十大就业难专业中,既有英语、法学等颇受考生家长追捧的热门专业,也有古典文献学、哲学等冷门专业。
面对这样一张榜单,设置有这些专业的学校怎么看?相关专业“躺枪”的同学又怎么说?
浙江省十大就业难专业多数为热门专业
英语、古典文献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哲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法学、文秘教育……
在教育部公布的各省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浙江省有10个专业上了名单。而这其中,和全国榜单相同的专业,仅有“市场营销”。
此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自今年起,编制和发布本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据了解,公布这些名单,意在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同时,也提醒各高校在申报专业时,要参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避免盲目布点、重复设置。
“上榜”专业在部分高校就业形势未必差
不难发现,浙江省上榜的10个专业中,多是近年的热门专业,绝大多数学校也都开设有这些专业。
但对于这些专业会上榜,部分高校招生就业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和他们心中的预计有差距。
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10个专业里,该校就开设了除古典文献学外的其余9个,其中不乏他们的传统优势专业。
“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是百分百就业,而且就业质量也很好,多数去了国企、银行和上市企业等。”该校招生就业处(下称招就处)吕处长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也是他们的强势学科,今年就业率达96%。
而在实际就业中就业率相对较低的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均未上榜单。“劳动与社会保障是在2007年颁布劳动合同法后开设的,本以为会在今后几年有大量需求,但实际上就业率只有70%多。”吕处长说,就算没有榜单提醒,随着新高考改革改为按志愿填报,这些专业也势必转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也有6个专业上了榜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信息工程是我们的优势学科,就业率在全校60多个专业中也是名列前茅的,而且就业质量很好。”该校招就处陆副处长说,英语、市场营销等专业,因为就业方向广泛,只是就业去向有高中低之分,但就业率并不低;而相较之下,社会学、编辑出版学等不在榜单里的专业就业率反而相对逊色。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