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大上”专业学生的低门槛创业心经(3)

2014-09-29 12:30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让顾客从甜品中看到人情味儿

  “在最美的青春遇见你”——这是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超市内一家甜品店“青遇甜品屋”的广告语,小店的店主是该校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毕业生孔东兆和法学专业大三学生刘看玲。不同于传统甜品店有固定的产品,“青遇甜品屋”的很多产品都由刘看玲亲手制作,每天都可能推出新花样,传递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青遇甜品屋”今年4月初开业,最初萌生创业的想法是因为孔东兆和刘看玲都非常喜欢吃芝士,于是孔东兆出资,刘看玲负责店面的具体运营。“青遇甜品屋”目前有3种主要的利润来源:一种是完全由自己自制的芝士蛋糕、三明治等甜品;另一种是从供货商处进货在店内销售的甜品,或在店内销售其他品牌产品,从中抽取分成,第三种是逢特殊节日时,以甜品店为依托,售卖节日礼物。

  甜品店内芝士蛋糕、麻薯、小熊饼干等产品都是刘看玲亲手制作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有时候8点上课,我就要5点半起来把甜品做好;晚上如果没课又不上自习,也要把第二天的甜品做出来。”刘看玲说。有时在网上发现一款好吃的甜品,刘看玲会马上学着做出来在店内销售,这点上是和传统甜品店最大的不同,“虽然可能会影响营业额,但我们最大的考虑是保护最朴素的校园感觉和人文情怀”。为了扩大甜品店的服务范围,甜品屋还提供甜品DIY的服务,不少人到店里学习烘焙,再把自己的作品带走送人。

  在刘看玲看来,甜品店这样的传统行业,大学生也完全有机会进入,有时甚至能改变传统行业的经营方式。首先,大学生群体间很自然的亲切感和信任感会吸引很多顾客。其次,大学生创业时的人文情怀,能让甜品店发展出独特的文化,比如不固定的产品类型在其他甜品店可能是劣势,在“青遇甜品屋”却成了使顾客感受到店主人情味儿的好方法;第三,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具有发散思维,不局限于甜品店做甜品的盈利方式,而是以店面为依托,组建创业团队,发展多元化的营收模式。

            


相关“大学生创业;高考专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