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受访者还不理解什么是“动商”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因是“工作学习压力”(48.5%)、自己懒惰(39.7%)和体育锻炼成本太高(15.9%)。
《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日趋健全,其中国家级青少年体育健身俱乐部达4518个,省级青少年俱乐部1128个,地市级609个。但这种基础层次俱乐部数量少而国家级层次俱乐部数量多的结构不尽合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8月份的一项调查揭示,“社区周边道路、学校或单位场馆是众多体育锻者使用最多的运动场地”。“场馆开放时间有限,有时抢不上场地,只能放弃运动。”杨君说。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认为,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体育就是随便玩玩、浪费时间的观念在学生及家长心中根深蒂固。”为使全民重视体育锻炼,他提出“动商”(即个体的运动商数,主要包括运动素质、运动心理、身体机能等方面)这一理念。
但是在调查中,88.6%受访者并不理解“动商”这一概念。
“因为大家没有像重视情商、智商一样重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才会对体育锻炼产生怠惰甚至毫无感觉。”王宗平解释道。“高考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大家不重视体育。”他认为虽然近一年来关于体育项目,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等规定出台是最密集的,但却收效甚微。“这些政策落实不到位,责任制也不到位。”他说。
在高考指挥棒下,体育教学、体育课程设计都是让位于考试的,导致学生连基本的跑步都不会。“你看某中学学生跑步的视频,每个班级排列成几排,喊着‘一二一’的口号,像阅兵一样,根本不是跑步锻炼的步幅和节奏。”王宗平说。
“体育进入中学考试后,现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教师岳海鹏说。“但是从中考后到高考前,这段体育运动时间被严重占用。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没形成体育运动习惯,到了大学也就更不爱运动了。”
调查揭示,体育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29.1%)、家长缺乏足够认识(20.1%)、学校体育场地不足(16.8%)、体育锻炼功利性太强(12.5%),也是制约青少年身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