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考专项基金”重奖考取北大清华考生 网友热议(2)

2014-09-15 10:04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获奖考生须当年在恩平参加高考,并被北大或清华录取;且须具有广东恩平户籍五年及以上,在恩平就读初中、高中累计3年以上(其中高中不少于2年),并在恩平的高中学校毕业。

  对此,恩平市创建省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解释称,高考奖金“大头”在老师,学生只占奖励总额的五分之一,而“连带”奖励给高中、初中、小学老师的奖金则占另外的五分之四。

  “中国网事”记者调查了解到,巨额奖金背后是当地对优质生源外流的忧虑。江门市教育局招生办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和2014年高考,恩平录取情况排在江门三区四市的末尾。在今年高考中,恩平的整体录取率不足五成,仅有65人被一本院校录取。“自2010年以来的5年中,江门主要区市里唯有恩平未出过考生被北大、清华录取。”

  “可以说,江门没有哪个区市比恩平更渴望有属于自己的北大、清华尖子生。”据恩平市教育局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由于近十年该市经济发展缓慢,对教育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源严重欠缺,优质教育人才严重外流,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低迷,每年“初升高”阶段,恩平全市都有200至300名优质生源流失其他区、市。优质生源的流失已成为当地学校每年生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难题。

  “打鸡血”式奖励能否提高教学质量?

  一些教育观察人士指出,重奖考上清华北大的考生,可能会在短期内给恩平当地的教育事业“打鸡血”,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充满功利主义思想的教育观,未必能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

  首先,在巨额奖金刺激驱动下,容易催化“私人订制”教育模式的出现。一方面,中小学会集中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倾力打造一条可能的、潜在的“北大清华高才生”的“成才之路”,而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冷眼相看”,可能会制造新的教育不公平。

  其次,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业绩,不能只盯着北大清华,应该总体上评价学生的素质和学校的常规办学情况,评估综合实力。这样的重奖只会助长狭隘教育政绩观,对于当地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实际上益处并不多。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