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生段续光母亲早逝,父亲靠蹬人力三轮维持生计,段续光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病弱的爷爷奶奶和年幼的两个妹妹,2014年4月,他以优异成绩入选清华大学新百年自强计划,获得50分加分优惠认定;并在高考中发挥出色,凭借实考分688分,超出清华在豫录取分数线3分,名列全省第31名,被顺利录取到清华大学传统热门专业——电子工程系。
贵州考生李容来自红色老区贵州遵义市赤水县,沿着蜿蜒的赤水河,走过泥泞的乡间路,几间土坯房就是她的家,尽管家计艰难,她从小就热爱科学求知若渴,梦想到清华大学去学习,但她的母校——赤水中学已二十年来未有毕业生考入清华。2014年1月,李容来到北京参加“自强计划”考试,获得40分优惠加分认定,让她看到了考入清华的希望。高考过后,与清华在黔统招录取分数线相差35分的她,凭借自强计划顺利被录取至化学工程系,实现了自己的清华梦,也让家乡学子看到走出大山的希望。
教育部推出的“单批报名、单批划线、单批录取”的贫困专项计划,也是增加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生源的重要措施。今年,清华大学承担的贫困专项计划数量扩大到了250个名额。为了保证这些宝贵的名额落到实处并且不降低清华的生源质量,招办和各招生组从招生计划制定到志愿填报咨询做了大量细致和繁重的工作,最终清华在各省理科贫困专项计划的分数线与统招分数线的差值仅为12.6分,文科的差值也仅为21.8分,基本保证了生源质量不下滑。通过贫困专项计划招收的学生中农村生源有114人,占总数的45.4%。
广西考生秦堤高考成绩652分,与清华大学在广西录取分数线相差28分,凭借贫困专项计划被录取至清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成为三江中学建校八十年以来第一位考入清华的毕业生。在国家级贫困县招收优秀考生意义重大,正如秦堤的班主任韦老师所说:“我校建校80年都没有一名学生能到清华大学深造,是国家的好政策使我们看到了更加美好的前景。”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