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自主选拔,“领军”“拔尖”群英齐聚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目前,清华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已经初步形成复合型、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和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两大体系,并本着“招生为了培养,招生促进培养,招生就是培养”的原则,在招生中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选拔“领军”和“拔尖”人才。
“领军计划”力求选拔出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在学业和各项素质上均取得“领军”成绩、表现出“领军”特质的优秀学子。经过两年的逐步完善,2014年认定的“领军计划”考生中,97%的同学通过高考最终被顺利录取,另有3位同学通过学科竞赛被保送入校。这些学生普遍展现出很高的综合素质,不少学生在本次高考中继续“领军”。
广西南宁三中推荐的“领军计划”学生黄冬同学在高考中以708分的实考分、718分的投档成绩在广西近30万考生中拔得头筹,此前他还曾摘取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银牌、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铜牌。黄冬同学很早便表现出“领军”特质,他在学习上喜欢超前,在初中便开始自学高中的知识。高考结束没多久,黄冬又开始着手准备大学课程,继续“领军”的道路。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推荐的“领军计划”学生井源同学以687分的成绩高居黑龙江文科高考成绩榜首,她从小便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父母安慰她时,她却常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父母“一点都不上进”。面对包括香港地区大学在内的多所名校的邀请,井源坚定地选择了清华,她说“清华踏实,当我知道清华校风是行胜于言时,特别特别喜欢,而且面试时和老师们交流让我更加觉得自己适合清华的气场。”
清华大学始终把培育科学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任务,基础科学的研究对于学生的天赋与兴趣都有极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清华大学在自主选拔中特意开辟了“拔尖计划”,力求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力的优秀学生群体创造发挥的空间。学科竞赛多年来一直是在相应学科具有天赋和志趣的优秀学生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今年是教育部对保送制度改革实施的第一年,多数学生无法再通过学科竞赛取得保送生资格。清华的“拔尖计划”适时地向学科竞赛优秀学生全面展开,保护了这批学生志趣的发展,也为相应学科选拔了一批优秀生源。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