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第五位的,是长期以来争议较大的“品德加分”。今年高考,因“见义勇为”及思想品德事迹加分者共349人。其中,黑龙江省公布人数最多,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328人。
什么项目加分、加多少分都由行政部门确定?
记者盘点发现,在今年全国高考加分政策中,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取消了艺术类特长生的加分,但上海、湖南两地,仍然保留此项加分政策。
“我认为,艺术高考加分可以取消。”山东莒县高考辅导培训办公室副主任邴绍明,明确告诉记者,“要鼓励学生发展特长,而不是鼓励学生追求加分。当前我们的教育出现了方向上的误差,导致高考生的艺术教育畸形发展。”
本轮全国各地的高考加分政策调整中,陕西省可以说“幅度”最大。
陕西省将有关体育、奥赛、科技竞赛、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等的加分项目,统一调整为“优先录取”,受到学界肯定。
这与具体加分有什么不同?
“‘优先录取’即在同等条件下录取具有竞赛获奖、体育特长等的学生。以‘优先录取’来取代动辄10~20分的高考加分,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社会的不公平现象。”邴绍明说。
他认为,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通常由学校自己做主,更容易出现“打招呼”的不良竞争。因此,他也呼吁取消这类荣誉称号加分政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目前的高考加分政策调整从本质上来说,是“权宜之计”,“换汤不换药”。
“这些政策今年取消,明年出来,一直说要改革高考加分机制,都没能落实,因为不管怎么改革全部是行政主导的。什么项目加分、加多少分等都是行政部门确定的,这就带来了腐败空间。”
他认为,一些不合理的加分政策主要造成了两方面恶果:一是应试教育下唯分数论的“加分教育”,二是“加分腐败”。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