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确保考生安全、顺利地填报志愿,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风险,避免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减小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降低高分考生落榜率和新生报到流失率,提高考生填报志愿时信息的对称性,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该项工作贯彻安全平稳、公开透明、公正有序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条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负责全区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的全面工作,对基层网上填报志愿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并负责协调通信、电力、公安等相关部门为网上填报志愿工作提供保障。
第四条 各盟市、旗县区应成立由教育、通信、电力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网上填报志愿工作领导机构,具体负责本地区的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
第五条 各高级中等学校(普通高中、完全中学、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应成立由联络组、指导教师组、技术指导组、后勤保障组等组成的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领导机构,校长负总责。要无条件地为考生提供高考网上填报志愿场所,配备适合填报志愿系统运行的计算机,网络带宽达到100M以上,不得强制考生签订自行在网吧或其它场所填报志愿的不合理协议,凡出现类似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对相关中学校长予以严肃处理。
联络组:由三名以上责任心强、精通业务、熟练使用手机且能24小时开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在填报志愿期间查看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网上填报志愿公告、接收网上填报志愿手机信息,并第一时间通知主管校长及各组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组:网上填报志愿期间,中学应对考生实施分组管理。每组有一至两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负责提前通知、联系本组所有考生,保证每一名考生及时参加网上填报志愿,并对考生填报志愿给予指导。
技术指导组:负责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期间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维护和填报志愿的技术指导。
后勤保障组:负责网上填报志愿期间为本校考生提供食宿等配套服务。
第六条 各高级中等学校在网上填报志愿期间应按批次、按分数段对考生实施分组管理,即按各录取批次的最低报考资格线对考生进行分组。一般情况下,各批次第一次网上填报志愿的资格分数控制在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以后每次网上填报志愿将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降低资格分数征集志愿,降分幅度一般在批次线下50分以内。各中学特别是农村牧区寄宿制中学要提前部署,周密安排,应提前一至两天将每批次符合条件的考生集中到学校,并提供食宿等配套服务,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都能顺利进行网上填报志愿。
第七条 各高级中等学校为本校考生网上填报、网上查询信息提供无偿服务。各旗县区招生考试机构要和当地通信企业合作设立“考生服务中心”,为本旗县区“招办报名” 的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网上查询信息提供有偿服务。通信管理部门协调各承担相关网络服务的电信运营商,对中学和旗县区招生考试机构上网提供技术支持和优质服务。
第八条 不提倡考生在家中或网吧自行填报志愿。准备在其他场所(家庭、网吧、机关单位等)进行网上志愿填报的考生需认真考虑在没有指导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网报志愿有可能遇到的设备及网络的稳定性等问题。在填报志愿时出现计算机设备故障或网络连接问题,考生应及时采用备用上网方案。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