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201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39万 农村生增加17万(2)

2014-05-30 15:00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13省份高考增品德加分

  高考改革的话题近日在中国社会持续延烧。继“英语拟实行社会化考试”之后,各地新近披露的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特别是“品德加分”的项目,又引发热议。

  高考被称为“中国第一考”,尽管近年来报考人数有所下降,但每年仍有900多万考生走进考场。由于是“千万人走独木桥”,往往1分之差,就会改变很多考生的命运。

  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初衷恰恰是弥补分数这一单一录取标准的不足。但近年来,这一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却出现加分项目泛滥、弄虚作假等问题,使其公平性受到公众质疑。

  盘点中国31个省区市新一轮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可以看到,多个省份将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等剔除加分名单,但引人注目的是,有13个省份的高考加分项目中明确提及“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一些地区甚至可以加20分之多。

  以北京为例,今年开始增加“品德加分”: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考生列入此项),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

  舆论普遍将此解读为“高考新政”,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记者解释说,这一轮高考加分项目调整,其实是各地对教育部等部门2010年发布的《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具体执行,并无太多新意。

  该通知要求,从2014年起,开始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力图治理加分泛滥和加分腐败现象。

  据了解,北京本次调整加分政策的思路是“减少项目、缩小范围、降低分数、透明公开”。根据该市《高考加分政策及资格审核要求》,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考生须经有关中学推荐,市教委核准,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批准。

  尽管“品德加分”会层层把关,但高考改革事关教育公平,一举一动牵动各界神经。因此,该消息一经披露,还是引起一些教育界人士和家长对于“操作能否公平”的担忧:“品德加分”如何认定?有哪些实施细则?会不会给权力寻租提供新的空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品德加20分,没有专业的认定程序,可能存在运作空间。即便是公开透明,因为思想品德缺乏客观判断依据,需要长时间观察,也很难做到评判公正。

  “让行政权力简单制定或者实施‘品德加分’存在风险,甚至可能影响到一代人品德的养成,需要慎重执行。”储朝晖说。

  安全教育被中国很多家长视为优先的选项,因此,很多教育界人士和家长也忧心“见义勇为”的加分会对一些学生产生误导,毕竟考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也建议慎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