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
带着春天上路
高三邛崃田俊
如若有一天当春天来临,我们只有光着脚丫,站在狭窄的水泥房顶上,迎接春风的到来,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呢。曾几何时,一场风雨,泥土里钻出的那一颗小绿头,去哪儿了?曾几何时,农夫荷担,牛羊归来的田园春耕图,去哪儿了?曾几何时,曲折狭小,铺满欢笑的上学羊肠道,又去哪儿了?曾几何时,堂前桃李芬芳,屋后榆柳掩映的风景,去哪儿了?望一望那越修越高的楼宇亭台,走一走那越来越宽的泥清马路,看一看那越来越疾的脚步。我们终究明了:当我们坐在开往文明的列车上,急速向前奔驰,不够一切争取物质的温暖,以逃避严冬酷寒,然而,我们忘了春天才是心中最暖的火炉。赶往文明的路上,请带着春天上路。
曾经住过的屋,虽然低矮,但总觉得舒适而温暖。那座屋可能就修造在一方岩牙的下面,可从来不用担心巨石的坍塌,因为岩与屋,是一对天然的组合。开门便可见山,出门便有流水;可以开轩面场圃,也可把酒话桑麻;晨有鸡鸣桑树颠,暮有狗吠深巷中。总得一种天生自然之趣。屋头房角,堆放着丰收的粮食,更堆放着家人其乐融融的笑容;窗前灶台,搁放着父亲的锄头扁担和母亲的水瓢菜板。当依依炊烟生,满屋出了饭香菜香,还是父亲的汗味和叶子烟味。那是一种糅合的特殊芳香,只需一次,便终生难忘。而今那低矮的屋,不早已于风雨之中破败不堪,岁月的重量她早已承载不起了。取而代之的是顶天高楼,宽敞明亮的客厅,装饰富丽的居室,可这并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舒坦而闲适,家成了仅用已存放身躯的空间,少了些许港湾的温暖。
我们不禁要问,当我们的楼宇越建越高,楼宇与楼宇的间距越来越近,为何人与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为何门当户对,近在迟尺,却又远是天涯?当我们的房子越来越宽,为何我们的心却又窄?当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满,为何我们的心里却越来越空呢?我想,我们是太在乎身体的舒适而忽略了心灵的感受,因此,我们不仅要更安全宽敞的高楼大厦,而要在我们的心灵里建一座别致的精神小屋,这样就足够储存下春天的雨露、阳光和风。
曾经走过的路,虽然泥泞,但总觉得踏实而幸福。在那样一条小道上,一切皆为自然,土与石的镶嵌,脚底与大地的轻吻,下雨路滑,就光脚走,石子与皮肤的摩擦,真切地让人体会什么叫“行路难”;走到险难处,伫立不前时,总有一双粗糙的大手将你抱起,助你渡过难关,那个人叫父亲,所以,泥泞的路,不只留下足迹,还会留下感动和爱;人生,本就一条路,那条路上留下了我童年幼稚的笑声,记录着我青春懵懂的迷惘,更镌刻着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性格。而今那条承载了我成长岁月的泥泞之路,早已变成了宽敞的大道,道旁依旧浓荫掩映,可那份踏实和幸福不见了,光脚丫走在上,感受不到地的宽厚,而是阳光直晒的灼热;也没了大手的拥抱,那疾驰而过的汽车,足以让人胆寒。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