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解决自主招生的信任危机 需要高校和中学两方合力(3)

2014-03-12 15:32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艺考,必须严考

  “高校在招生方面的裁量权越大,寻租空间就越大,而本身缺乏固化量化标准的艺术类专业,更成为腐败的温床。”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说,艺考是教育腐败的一个重灾区,主要利用专业课评分中的“主观弹性”。“只要事先买通考官,现场随便画一笔,就能顺利过关,外行人根本看不懂。”

  2014年高考艺术类专业“校考”期间,新华社记者接到部分家长反映,一些招生中介四处兜售艺考“包过指标”,名单涉及几十所高校艺术专业;一些交了钱的考生,竟然可以提前拿到考题。

  几名来自安徽阜阳的艺考生说,他们已经尝到了“花钱包过”的“甜头”。华东一所高校,考前一天培训班通知要考某部电影的影评,并给出了要点。第二天考试中一道大题,果然就是那部电影的影片分析。更奇怪的是,培训班老师竟然可以胸挂证件,到考场里现场“指点”。

  “分数不好,投机艺考”,当前不少学生如此对艺考定位,凸显了艺术类考试漏洞和“投机”机会较多。有专家指出,艺考招生畸形繁荣,一是高校为赚钱,二是学生为混文凭,导致一些高校不坚持招生、培养标准,沦为“贩卖文凭的工厂”,衍生出种种艺考乱象。

  黄德宽说,由于艺术类考试的独特性,导致艺术考试缺乏统一的专业评价标准,评卷老师的主观性较大,的确导致一些不公现象。在艺术类考试中,要尽量避免人为制造的不公平因素。如对于参与命题和评卷的艺术老师,不准参与举办艺考培训班。对艺术试卷的评分,可成立随机抽签组成的评委会。只有完善制度和加强监督,才能保障艺术类考试的相对公平。


相关“自主招生;高考;艺考”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