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防止新一轮大学学费“报复性上涨”(2)

2014-02-25 09:00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其实,在核算生均成本时,社会一直希望不能把高校的开支平摊在每个学生身上作为生均成本,因为高校的开支,有的并不合理,比如行政机构多、行政人员过于庞大,占用了大笔开支。此外,一些行政领导还乐于制造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造成办学经费不必要的浪费;有的并没有用在人才培养上,而是花于纯粹科研且有不少科研经费被挥霍、浪费。如果把这些不合理、没有用在学生培养上的开支也算在生均成本上,这非但伤害学生的权利,也掩盖了高校的问题。

  而要清晰地核算生均成本,必须公开所有财务开支,由师生一起参与核算。宁夏现在公布的生均教育成本,是经不起推敲的,还应公布每个学校的行政开支,包括三公经费开支、学校的科研经费及其具体使用情况。在把生均成本核算清楚后,再考虑提高学费问题,更具说服力。

  其次,学生究竟该承担多大比例学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学费标准,通常有两个基本比例,一是不超过生均成本的20%,二是不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两者取最低数据,作为学费标准,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承担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另一方面避免学费挤占学生家庭的正常开支,影响其正常生活。

  就按宁夏的生均教育成本2.03万元计算,如果把学费调整为5059元,学生承担的比例为25%,这高于20%的标准;而根据宁夏2012年的人均收入情况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98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80元——拟确定的学费标准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分别是,城镇居民25.5%,农村居民为 81.9%,这也高于20%的比例,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宁夏教育部门和高校以办学成本增加、学校负债严重为由,迫切希望提高学费标准,在笔者看来,如果不把办学成本究竟增加在哪里、学校负债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原因搞清楚,希望通过学费增收来改善学校财务状况,是难以真正让学校摆脱财务危机的,不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减少办学的铺张浪费,再多的教育投入也可能被挥霍掉。

  另外,提高学生学费,确实是一条“便捷”的增加学校收入的途径,但学生很有可能因学费过高而放弃选择某所学校,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来说,必须考虑这一问题。如果经过清楚的生均成本核算后,发现办学经费都用到了学生培养上,学校的欠债就更多是由政府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就应该增加政府部门对学校办学的投入,而不能动辄向学生要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