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杜玉波:2.2万亿教育经费怎么花的(2)

2014-02-21 11:02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二是资助范围不断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中职免费政策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涉农专业,80%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免费就读。全国每年,近10%的在园幼儿享受各种资助,100%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和2200万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同时享受免学费和教科书费政策,3000多万农村寄宿生免除了住宿费,中西部一半以上的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享受生活费政策,超过1/4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营养膳食补助,30%的中职学生、20%的普通高中生、本专科生和所有研究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近10万名本专科生、研究生享受国家奖学金。

  三是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4%用于学生资助的财力五年增长了89%。2012年,如果不算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免费教科书和营养改善计划的资助人数和资金,全国累计资助学生8400万人次,资助金额突破1000亿元。

  如何管好4%、巩固4%成果?

  问:每年两万多亿元,不是小数目。如何管好这笔钱、巩固4%成果?

  答:要明确以下五点:4%这一底线要守住;法定增长要依法落实,“保证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新开辟的投入渠道要有渠有水,形成长效机制;教育财政拨款要有基本标准;对财政教育投入状况要加强监督检查。

  问:目前我国学费收入、社会力量以及其他渠道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如何扩大社会投入?

  答:对义务教育,要完善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分担机制,对非义务教育,要完善好政府和个人、学校、社会的横向分担机制。第一,政府可以购买服务的,要加大购买服务、奖励支持等力度。第二,应该由个人承担的,要有合适的分担办法。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教育收费公示制度要跟上。第三,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分担,最终建立起“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元化的经费筹措长效机制”。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