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按照大学培养理念对号入“考”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 郑益慧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决定了其特有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优势。大学的精神、人才培养理念和优势又共同构成人才培养环境的特色。每位考生都有不同的特点、特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发展趋势可能大相径庭,甚至会产生南橘北枳的结果。
因此,考生可以从一所大学的招生中看出一些端倪,大学的招生制度和人才评价标准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体现出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也能折射出大学的底蕴。
2014年上海交大新推出的两个招生方案,正是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和优势的真实写照。
上海交大2014年推出了致远计划、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自强计划、科技创新潜质等面对不同类型考生的多种自主招生方案:
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实验和试验方案:面向品质优秀、社会责任感强、素质全面且具有创新潜质的或具备学科特长潜能的考生;
自强计划:面向农村户籍学生,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学生;
科技创新潜质人才选拔:面向具有突出科创潜质的优秀学生。
上海交大2014年在全国首次推出的“致远计划”:选拔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优秀学子,探索建立与世界接轨的卓越人才成长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球视野的国际化领袖人才。
在“致远计划”选拔中,每位考生都会与“大师”面对面交流。这些“大师”都是从各院系、各专业选拔出来的专家。因为致远计划覆盖所有学科,面试专家也覆盖所有学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支实力雄厚、阵容豪华的“大师级”专家队伍,每组专家中都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讲席教授、杰青、高层次海内外人才、教学名师等“大师”,其根本在于让“大师们”以其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为上海交通大学选拔出符合“致远计划”要求的、具有“远志、远瞩、远略”的优秀学子、未来大师。专家们通过有目的的问答,考察同学在发展趋势、理想抱负及社会责任感、学习与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他们从考生的个人特质、对事物的观点、交谈的逻辑性,选拔出观点正确或个性鲜明、阐述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表达流利、谈吐自然、符合上海交大培养的具有创新精神、全球视野的国际化领袖人才潜质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场无需准备的面试,考生只要最真实呈现自己的想法和情况,任何提前做的准备都是徒劳的。因为“考官”的话题是“因势利导”的,如果考生们认为以自己“丰富的应试经验”就可以“准备好”,难免会使“准备”落空。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