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澳门回归前,澳门政府仅对几所葡语学校提供资助,对其他学校采取放任自流与不干预政策。所以,澳门地区没有统一的高考和毕业会考制度以及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各高校自行制定不同的入学标准和招生程序。澳门约有35%的高中毕业生在本地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同时约有同等数量的学生选择外地升学。如中文学校学生会报考中国内地或台湾地区的高校;英文学校的毕业生会参加香港或欧美高校的招生考试。
尽管关于统一大学入学考试的呼声强烈,但也有人反驳这种指挥棒式的“应试教育”摧残着儿童的好奇心,除了有政策方面的问题外,还会造成一系列相对应的教育体制调整。针对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的争议,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曾经透露,将帮助澳门大学、澳门旅游学院、澳门理工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4所高等院校于2015年实行联招考试,初步拟定包括中文、英文、数学、葡萄牙语等4科。2013年8月6日,澳门中华教育会发表声明支持高校联招,“介于澳门各校有各自的入学要求,内地联招、两校联考也均有自己的标准,澳门4所大学推出的联招考试制度,可以减轻学生参加澳门本地不同入学考试的压力”。
然而,澳门中小学校有“三文四语”现象(即有中文学校、英文学校和葡文学校,有普通话、粤语、英语和葡萄牙语),各校课程取向有所不同,考试范围亦有所侧重,通过一份试卷选拔学生,该如何制定试题和范围,又如何保证公平和平等。此外,由于只有一次考试,不免会造成各个中学只为了联考而教学。
对此,澳门中华教育会副理事长陈虹建议,联招不应聚焦学生的知识积累,而应着重学生能力水平的考查,可以参照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SA)测试的模式,借鉴周边地区的优秀经验;以基础性原则为出发点,与各种不同类型的院校充分沟通和交流,从而既保持澳门多元办学的传统特色,又以各校的教学实际情况为基础取得共识;与内地高考不同,澳门实行的联考不是强制性的统一考试,学生可自行选择参加与否,而且每年拟两次联考,从而给学生更多选拔机会;各高校致力于从培养多元人才的理念出发,参考学生中学阶段的表现进行多元性评价。
台湾 多元入学且招生和考试分离
2013年11月5日,台湾教育研究院公布了《十二年高中课程与大考建议》并提出了对未来大学入学考试变革方向的初步意见。具体而言,通过“学测考试”落实“素养导向”与“通识及全人教育”,确保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基本素养及“衔接大学教育”的基本学力。同时,通过“科目选考”落实“适性选才”与“优质衔接”,引导学生强化“适性分流”的专业能力。此外,通过“学生在校成绩及表现”落实“五育均衡发展”与“学生自主学习”,引导高中教学正常化和学生德育均衡发展,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与特色发展。
据了解,台湾高等教育包括专科学校、独立学院及大学。台湾地区是多元入学及招生和考试分离的制度。2002年台湾地区开始实施大学多元入学制度,替代了实施了近半个世纪的联合考试和联合招生制度,打破了“一试定终身”、智育为主、招生和考试合一的痼疾。其特色在于“多元入学”、“考招分离”和“招生自主”。“多元入学”是指入学途径多元化,即“甄选入学制”与“考试分发制”双轨并行,共两大类5条途径,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考试方式。具体如下:
“甄选入学制”分为由高中学校推荐学生参加的“学校推荐”、学生自行申请的“个人申请”和各类择优保送等多种升学方式,并由各大学自行决定招生方式。相对于“学校推荐”而言,“个人申请”针对面较宽、弹性较大。无论是应届或非应届、岛内学生或岛外学生、全日制和在职生都有资格,而“推荐甄选”只限高中应届毕业生,且比例有一定限制。“甄选入学制”不仅兼顾了大学自主选拔人才的诉求,而且符合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