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保障:培养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2012年12月6日,河北省秦皇岛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教师崔雅春领到了第一笔教师补贴,平均每月增加了800元。
“这笔农村教师基金对我们来说,真是个不小的数字,让大家都更安心了。”崔雅春说。
从2012年起,秦皇岛海港区每年财政专项列支850万元作为农村教育基金,用于改善教师待遇。至今,此项举措已惠及海港区五镇所属学校以及第十四中学、文耀里小学的1000余名教师。
不仅是秦皇岛海港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探索长效机制,落实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安心从教。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基、强教之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要有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截至2012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462.88万人,他们工作在53万所学校,支撑起了2.7亿在校学生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然而,在新形势下,教师资格学历标准偏低、教师资格认定缺乏严格把关机制等问题,也造成了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师德建设出现滑坡等问题。
针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先后制定《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师德评价正在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同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已在河北、上海、浙江、湖北、广西、海南、山西、安徽、山东、贵州等10省(区、市)开展,改革的一大亮点是破除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加强对教师师德表现、培训学时和工作业绩的考核。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