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决行政化问题,教育公平无法真正实现
中国高校的教育腐败、学术腐败和社会上的腐败一样,都因权力缺乏监督。在招生方面,行政权力可以介入招生,且不受制约,这无疑会滋生权钱交易。包括要求高校公开信息却不公开,也因行政处于强势,可以不买师生、公众的帐。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就是限制行政权干预学术、教育,同时,要求行政部门必须对师生负责。
这一制度包含如下内容:学校实行大学理事会治理,理事会由政府官员、立法机构成员、校领导、师生代表、校友代表、社会人士组成,其中师生代表、校友代表、社会人士有公开选举产生,理事会负责学校重大战略,保证学校办学符合公众利益;校长实行公开遴选,由对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按本校校长的任职标准选拔,校长没有行政级别,对理事会、师生负责,按照这种治理机制,校长根本不敢不公开办学信息,不公开就将过不了师生这一关;学校内部行政权、教育权和学术全分离,成立独立的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教育事务、学术事务,行政无权干涉,而只是执行决策结果,像招生事务,就由独立的招生委员会负责制订标准,并监督行政部门执行,行政想干涉招生也干涉不了,而一旦强势干涉,结果会是教授会强烈反对,对其不信任,让其辞职甚至罢免;实行学生自治,学生会民主选举产生,代表受教育者参与学校办学的管理、监督。这一制度,就是明晰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权责的制度,让学校回归到教育家治校,而不是行政治校。
推进教育去行政化,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三年前就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的改革内容,但改革并没有得到落实,政府不愿放权给学校,学校行政不愿放权给教师、学生,出于利益而非教育,捍卫目前的行政治校格局,从中制造权力寻租空间,蚕食教育。因此,针对自主招生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不是要求取消自主招生,而应该打破既得利益的阻力,坚定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深入推进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不解决教育行政化问题,中国大学教育的质量难以提高,教育公平也无法真正实现。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