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该偏爱“偏才怪才”吗
高校应该偏爱“偏才怪才”吗?我曾就此问题请教过国外一些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同行,我很好奇他们对于偏才怪才有什么看法。令我沮丧的是,他们听不懂我的问题是什么——不是语言沟通的障碍。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符合不符合大学录取标准的问题,至于什么是偏,什么是怪,他们对此毫无概念。
其实,才就是才,既无所谓偏,也无所谓怪。之所以有一个偏和怪的概念,是因为有一个不偏不怪正常的参照系的存在。参照系换了,结论自然就变了。打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在一个正常人的社会里,疯子可能被认为是疯子;但在一个精神病医院里,一个正常人就可能被认为是疯子。也就是说,如果社会上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只有这个唯一的标准是参照系,那么,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会被认为是偏和怪的。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