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构建院士腐败整肃机制
这一全新的改革方向,对已经固化多年的中国“两院”院士体制无疑将构成一定冲击。
有关专家指出,在一般人看来,有资格或者有可能当选院士的人必然是我国工程科技界的佼佼者,同时也是科学道德的模范和旗帜。但即便院士选拔做到了“严把入口关”,仍约束不了院士们当选后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和“公务员退出机制”一样,建立“院士退出机制”,设置“出口”。这样就可以惩戒那些亵渎学术道德、造成极其恶劣影响、损坏院士群体公共形象的院士,并构建一套可供现实考量的学术腐败整肃机制。
当前,我国没有就院士的退休年龄做出明确规定。在许多人看来,一旦当上院士,就意味着终生拥有这种荣誉称号,这使许多本没资格或者没必要争当院士的人蠢蠢欲动,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得院士的资格。而在国内,一些科研基金项目的申请非常看重头衔,院士头衔对申请项目资金是非常有好处的。显然,这些有着头衔却无力致力于研究或工程的“院士”,挤掉了那些创造能力强的年轻专家的机会和项目。这对科学发展而言,十分不利。
其他亮点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