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中国教改的未来 也是民办教育业的未来(3)

2013-11-16 12:09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

  招生考试分离是高考改革核心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推动招生与考试的分离。招生与考试不分离的情况下,单纯做考试改革的意义不大。招生与考试制度分离后,可以将现有的选拔考试转变为评价考试,并借鉴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模式,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力,目前高考教育改革所遇到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决定》中提到的“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的内容,需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将其真正落实下来,兑现承诺。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交流轮岗有困难需顶层设计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北京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认为,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有利于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对基础薄弱校的水平提升有一定好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流动机制的建立存在一定困难。目前,教师流动在很大程度上由各区县财政部门承担相应经费,但是由于经费差距较大,对于某些区县来讲存在困难。另外,考虑到教师居住地、工作及生活等现实情况,也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需要顶层设计。

  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的发展

  “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均衡分配。朱建民认为,学校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向着“分层培养”模式改进。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强调其均衡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实现教育均衡。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潜质,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的发展。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