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研是挺踏实的一件事
翟上
翟上的专注,让他的老师赵彬教授感到“难得”。三年时间里,科研一项接着一项。他说,手头一直有事,心里踏实,而做科研就是挺踏实的一件事。
“你们看过学霸姐妹花马冬晗、马冬昕的答辩吗?”采访中,翟上曾这样问。那年他上大二,这对孪生姐妹的精彩答辩,以及现场“晒出”的时间表,让翟上感到“震撼”,更成为清华学子中的一段“传奇”。“那时间表做得,太细致了,我就做不到呀!”边说边笑的翟上,丝毫没觉得,自己几天前也成了“震撼”学弟学妹的人。因为,他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科研上。
故宫倦勤斋年久失修,部分受损,夜间没电时仍须环境控制,他多次到现场测试,提出用合理搅拌减少误差,为最终方案打下基础;西部风能发电渐趋成熟,但风能采暖却鲜有应用,他和同学一起用风力机直接将风能转换成内能采暖,省去发电环节,提高效率;严寒季节采暖空调消耗大量能源,污染环境,排风深度回收困难,他带领“华梦队”进行专项研究,挑战这一“世界难题”;因时间冲突,他甚至放弃了即将拿到手的全国大赛奖项,而是选择去普渡大学研修,只为了在科研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三年时间里,科研一项接着一项,翟上累并快乐着。他说,手头一直有事,心里踏实,而做科研就是挺踏实的一件事。
翟上的专注,让他的老师赵彬教授感到“难得”。翟上说,他喜欢科研,想走学术道路,到国外的大学进修,然后回国贡献力量。
杨元辰
3年里走过31个国家
三年里,杨元辰的脚步走过了31个国家、百余座城市。在世界各国最优秀的同龄人眼里,看到了他们对正在崛起的中国的赞许,这让她感到兴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来自河南的女孩杨元辰说:“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早已流淌进我的血脉。”大学三年的时光里,她先后担任紫荆礼仪队、百年马圈长跑、绿光远程支教和世界和平论坛等大型活动的志愿者;和德国交换之时,在海德堡汉学院义务讲授中文,传播中华文化;在美国实习期间,为推动众议院1518号法案禁止虐待赛马而四处奔走……投身公益的日子,让她在关怀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了心灵的富足。结束了特等奖学金答辩的她,作为全球20位青年学者之一,已赴美国华盛顿特区威尔逊中心从事环境和能源安全研究,为推动中美双边合作,解决中国空气污染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年里,杨元辰的脚步走过了31个国家、百余座城市。杨元辰在世界各国最优秀的同龄人眼里,看到了他们对正在崛起的中国的赞许,这让她感到兴奋。未来,她梦想成为这样的人:一名女外交官,站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
她说:“在清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知识是有责任属性的,学会了跳出对自身的关注,寻找个人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水木湛清华
学校评价
河南学生,努力、踏实、用功
“杨元辰是我们系最好的学生,是外语系从1989年到现在,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特等奖学金的学生。”说起自己的学生,外语系副主任吕中舌教授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她连续三年保持学分排名年级第一,很有语言天赋,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课程都是最高分……”更让吕中舌教授称道的是杨元辰的不骄不躁。
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李先庭对翟上的评价是:学习成绩第一,科研又好,体育素质也不错,还做过班长、党支部书记,“在清华工科男生中,这么全面很难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书记、副主任李鹤对孙洪枫的感觉是:靠谱、全面。
而他们三人,仅是河南学生在清华大学的一个缩影。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