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2
高中“会考”将增加考试科目,英语听说考试一年多考
建立和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现有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即高中“会考”)要考6科,未来要逐步增加考试科目,逐步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长效机制,为高考招生考试改革进一步深化构筑更高的平台。
陈雪杰还透露,广东还将建立和完善一年多考的考试制度。目前,我省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已实现“人机对话”考试,在此基础上,将探索高考英语听说考试一年多考,扩大考生选择机会,容许考生多次选择。同时,落实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将考试科目的选择、录取标准的确定等权力赋予高校。“但目前英语听说考试一年多考还没有时间表,明年肯定不会实行。”陈雪杰对记者表示,英语听说考试探索一年多考只是初步设想,还要试点、推广,但他明确表示,英语不再计入总分,改为以等级形式计入高考成绩不会在广东实施。
■高考改革建言
建议1
考试科目分数比例及录取方式要由各省自己定
“江苏最近酝酿高考改革是个重要的信号,我赞成江苏的改革方向。”关于备受关注的高考改革,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南师大附中原校长吴颖民认为,以省为单位进行的高考统考在短期内不会变。但他建议,高考考试科目、分数比值以及录取方式要由各省自己定。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与否,因人而异,看个人取向。”吴颖民表示,高考作为一项制度,尽管有很多问题缺陷,但短期内不会改变,因为目前改变的条件不具备,这是一种现实选择。
吴颖民进一步建议,最要的方向是给大学放权。只要大学有更大的权力,大学不同的需求、标准,会促使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放权、多样化是目前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措施。
建议2
教育改革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底层参与
“回顾最近十几年的改革,我把它归纳为规律失灵。”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教育改革不需轰轰烈烈,改变的真正动力在于形成无数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个人,是自下而上的,是在每一个课堂、每一所学校静悄悄发生的,不要等待一个潮流,不要等待一个尽善尽美的计划。
杨东平认为,中国需要一场实质性的教育改革,而实质性的教育改革不仅需要好的顶层设计,特别需要底层的参与和草根精神,有自下而上的主动性、能动性,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合力,否则有一个尽善尽美的方案也无法在很大的范围内改变教育的现实。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