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3教委禁止奥数与升学挂钩
给“奥数热”降温好难
讲述人:西城区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王先生
10月27日,周日,下午1点,王先生带着女儿赶往八中后的一栋写字楼参加某教育机构的奥数辅导班,这个隐身在普通写字楼中的辅导机构其前身就是西城赫赫有名的“老教协”(西城教育培训学校)奥数“占坑班”。以前实验中学等西城多所市重点学校都会在此点招尖子生,它被认为是响当当的“金坑”。
去年,北京市教委再次重申禁止将奥数与入学挂钩,禁止公办学校与机构联合办培训班;对将奥数与培训挂钩的入学行为进行查处。老教协成为重点监控对象,在暴风骤雨般的禁奥措施下,老教协最终被两家民营辅导机构收购,而这两家机构也声明与坑班没有任何关系。
“我女儿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在这里上了,过去和她一起补习的大部分学生在老教协取消后就不再补习了。”但王先生夫妇合计后,觉得还是让女儿继续上,“老教协取消前,我女儿在这里已经通过内部测试考上了某重点中学的‘坑班’,有一丝希望我们就要争取。”他说。
1998年,由于“小升初”由统一考试改为“电脑派位”就近入学,为了争上重点中学,“推优生”、“特长生”、“共建生”等多种升学方式共存。学校也采用“奥数”成绩选拔人才,在培训学校点招尖子生,成为一般家庭最容易够得着的门槛。
为了不放弃任何一个点招的机会,王先生的女儿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报班:有针对八中的语文班、老教协的奥数班以及某机构的英语班。王先生感慨,几年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收获到:海淀区的学校最看重奥数成绩;西城区的学校语数外三门基础课都看重,但奥数所占比重更大。“小升初还是奥数成绩最管用。”不过孩子太辛苦,“冬天上学都是早上天没亮就送走了,晚上天黑了,才接回家,我们在车后座放了枕头和被子,在去培训班的路上可以补觉。”
2001年,教育部曾下过相关禁令,不许奥数和升学挂钩。但十多年来,“奥数热”愈演愈烈。2010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其中奥赛获全国奖不再有保送资格,但仍未能给小学“奥数热”降温。2012年,“京四条”的禁奥令出台,但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很多孩子仍然在上这些课,只是不叫奥数课,叫数学提高班,或数学思维。奥数的各类竞赛也换了名字仍在进行。
王先生透露,学生家长对禁奥非常不满。他们认为,普通市民家的孩子只能靠奥数、英语考级之类的测评来参与公平竞争,取消了对他们太不公平,除非小升初招考制度能更透明。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