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校演讲“比穷” 助学金分配方式各异(2)

2013-10-20 12:16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据很多从事贫困生助学金评选工作多年的老师反映,评选怎样才能达到公正、公平,这的确是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难题。有些高校成绩优异的贫困生,如果助学金、奖学金都获得,一年获得的奖学金差不多能达到10000元。

  这么大额的奖学金,确实缓解了贫困生的就学压力,但也吸引了更多学生争相申请评选,矛盾也就更加突出。

  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关怀,奖学金的确是很重要的方式之一。但是追求公平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在学生的尊严和隐私面前,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助学方式能让贫困学子摆脱“自证贫困”的窘境吗?

  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宋振也坦言,对贫困学生的评定,省里没有出台统一标准,而是将具体操作办法交给高校自行制定。

  宋振:助学金各个学校都有助学金评定管理办法,学生的认定也有学校的认定办法。具体的操作都在学校。也许有些学校做的不恰当。

  宋振还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媒体的报道,下一步他们会开展调研并逐步规范,但是如何对贫困学生认定,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宋振:因为各个地区经济条件不同,标准也不同。学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尽可能做到以人为本,人性化,但是怎样保障公平、公开或者公正,切入点很不好把握。

  教育心理专家陈思认为,贫困的标准虽然很难认定,但学校对贫困家庭的评估可以更人性化。学校应该派出工作组到学生家里家访,对贫困生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

  陈思:真正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是不愿意谈家庭贫困的状况,他们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敬。真正说的很精彩,恰恰是生活并不怎么困难的。如果采取这样一种方法,是学校的一种行政不作为。学生是否贫困,不是由学生自己说的算的,要看他的实际情况。其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学校深入到基层去了解、去调查,贫困不贫困到村庄里一问就一清二楚。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